第381章:畫風(1 / 2)

“吳道子在繪畫上多才多藝,無論禽獸,台殿,草木,都冠絕於世。WwW COM

其中以人物畫成就最高,他畫的《地獄變相》,變狀陰慘,使觀者腋汗毛聳,不寒而栗。

可想對人物細致的描畫精確。

這都能從這副圖上看出來。

再看這畫中山行,水勢,樹態,以及遊春人馬的姿勢神情,各承其異。

生動有致,人物勾勒細密柔和,山石勾勒粗疏勁挺,質感鮮明。

這和吳道玄擅長以簡括的線條所畫人物,卻骨相生動,眉目有情。

以用筆輕重和波折起伏來表現畫的轉折,抑揚頓挫和環轉的筆勢畫出衣帶飄舉之勢是有前後承接的因果。

隻有如此細密周道的作畫才能使得他後期作畫線條灑脫磊落,豪邁爽朗。

也就是大繁才能大簡。

和行度無法的草書卻隻有精通各種字體的大書法家才能揮灑自如的道理是一樣的。

這副圖山石奇勾無皴,層次豐富,整體感很強,在這可縱目娛情的廣闊境界中,自然形成一種生機勃勃的氣韻。

開朗和暢,山間白雲浮動,湖麵微風拂水,水上遊舫,岸邊騎乘,還有畫得相當細致的許多紅男綠女。

都和吳道玄後期所有畫作裏形象生動,想象之豐富的風格完全是一脈相承。

東坡稱‘出新意於法度之重,寄妙理於豪放之外。’來看。

這副嬉春圖雖是密體細致柔和的畫風,卻已經有吳道玄回旋曲折馳騁飛揚的墨線。

來表現出異常流暢莊嚴的行走動態和承貫連接生機旺盛的氣勢,

對山水景態的領會和表現已經露出登峰造極的痕跡。

所以寶年間唐玄宗忽然想起蜀中嘉陵江山清水秀,妙趣橫生,讓吳道子去嘉陵江寫生。

他才可以把這一帶的山川壯麗優美與自然特色作了高度的概括,凝神揮筆一日而成。

使得嘉陵江三百裏的旖|旎風光躍然紙上。

讓唐玄宗感慨地:“李思訓數月之功,吳道玄一日之跡,皆極其妙也。”

可知他畫山水的畫技嫻熟與高度凝練。

再看這副圖的山水筆力自然,丈山,尺樹,寸馬,分人,比例可謂成最佳狀。

坡岸逶迤伸延加上叢樹穿插掩映,使得這畫麵縱深空間感很強,有咫尺萬裏之勢。

可知道布局人的畫工之精深不差分毫。

蘇軾曾評價吳道玄畫風如‘以燈取影,逆來順往,傍見側出,橫斜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數,不差分毫。’

可見這副圖雖屬於密體,但是畫聖精深布局功力已經初見崢嶸。”

“這副圖是畫聖真跡無疑!”

何老的解獲得了所有在吳道子畫作上有研究專家的讚同。

一位教授道:“今聽了何老一番話,讓我們畫作家好久沒有解開的困惑都打開了思路。

何老真是不愧在吳道子畫作上浸淫幾十年如一日的大家”。

何老抱手謙虛:“豈敢”。

底下的大富商們不管這些老學究們的客套和對學術的執著與虔誠。

他們隻知道,吳道子唯一一副密體真跡《嬉春圖》搶拍到手的話,不管是珍藏還是炒價,都是難以想象的到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