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你不知道他唯一一副‘密體’畫風的畫作就是這副《嬉春圖》?\r
之後入佛門,畫風突變,不以裝背為妙,隻以墨蹤為之。\r
並不要求筆筆周到,處處嚴密,以神氣灌注其中。\r
使膚脈相連,獨創‘白畫’風格,被稱為後世樸素淡雅白描畫的始祖。\r
你剛才的風格是‘吳家樣’。\r
但是你應該知道宋朝大畫家郭希弱曾畫聖‘早年行筆密細,中年行筆似蓴菜條’。\r
這副圖正是吳道玄唯一一副‘行筆密細’,‘青綠重彩,工細巧整’的早期《嬉春圖》!”\r
蘇筠最後一句有力的細細嗓音把在場懂畫的人都震了一震。\r
頭有些嗡嗡響。\r
有個人顫顫抖抖的站起來問道:“你的莫不是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館裏那副仿作《嬉春圖》的真跡?”\r
蘇筠淡然的點頭:“正是”。\r
她這麼淡然,底下人可是靜止一瞬,立即就嗡響成一片。\r
連仿作都被當成國寶收藏,別這副早已經確定失毀的真跡了!\r
剛才那個一上來就噴蘇筠的老先生,也根本就沒往這上麵想。\r
他一看到一個姑娘拿著一副畫上來就是吳道子的真跡。\r
根本就沒聽這是什麼畫,潦草看了一眼,就開始大噴狂噴。\r
現在蘇筠點出吳道玄的這副唯一另外一種畫風的畫,在場懂畫的人當然知道《嬉春圖》。\r
隻是萬萬沒想到這姑娘拿來的竟然是這副圖。\r
竟然還是真跡!\r
於是十幾個拿著放大鏡的老先生都爭先恐後的上前去看。\r
隻等帶會兒就要反駁出一萬個理由。\r
這絕不可能是真跡的心情來把心裏麵因為吳道玄唯一一副‘密體’畫現世而引起的驚濤駭浪平複下。\r
其中還有蘇筠認識的熟人,何老。\r
大富商倒是沒有上前,他們隻等這些各大博物館的老教授們證實後,就可以大肆出價競拍了。\r
還省下一大筆鑒定費。\r
“蘇姐!蘇姐!”\r
何老被人擠在後麵叫著蘇筠。\r
前麵都是在古畫研究上很有造詣的老教授專家們,何老的專長其實更在其他項上。\r
但是他對吳道子的畫癡迷,沒想到無意來的一場拍賣會竟然會碰到吳道子早期唯一一副密體真跡。\r
他心裏可謂是波濤洶湧,恨不能一下趴到那畫上仔細看。\r
待看到持畫人竟然是上次拍出宣德爐的蘇筠,就更激動了。\r
心裏覺得有這姑娘在的地方,就有寶物出沒。\r
於是在後麵蹦著大喊。\r
可憐何老今年六十六了,還跟個年輕一樣激動,那完全是聽到吳道子真跡《嬉春圖》給激動的。\r
蘇筠看到是見過兩次麵的何老。\r
這老先生之前為她解宣德爐時,解的還不錯。\r
於是蘇筠對圍著自己畫要撲過來的其他專家們:“不好意思啊,那是我認識的老先生,麻煩讓他過來”。\r
眾專家回頭看到是何老,紛紛都道:“何老專長不在畫作上。\r
還是我們先看吧”。\r
眾人都不肯讓開,拿著放大鏡圍觀畫作。(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