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9章 二戰的罪魁禍首阿道夫希特勒(2 / 3)

,舉行了遊行示威,遊行隊伍向統帥府大樓進軍時和警察局部隊發生槍戰,希特勒被逮捕,

投進了蘭茨貝各監獄。

出獄後,希特勒表示要“循規蹈矩”。1925年2月,希特勒又一次確定了他在納粹黨的元首

身份。到了1928年,黨員人數達到了原來的四倍,希特勒又贏回了絕大部分昔日的支持者。

1929年,10月24日紐約爆發了世界性經濟危機。在德國很快發展成為一場國家危機,

國會被迫解散並組織重新選舉。希特勒乘此機會舉行了一次競選活動。1930年9月10日選舉

結果使納粹黨一下成為第二大政黨。

1932年興登堡總統任期已滿,希特勒決定角逐新總統競選。經過一年的四次競選之後,納粹

黨一躍成為國會中最大黨派。1933年1月30日,興登堡任命希特勒為國家總理。

專斷獨裁陰謀擴張

希特勒被任命為國家總理後,納粹黨人戈培爾的宣傳可以無拘無束了。衝鋒隊的恐怖活動不

再受到製裁。

1933年2月27日傍晚,發生了國會縱火案,希特勒聲稱是共產黨人幹的,指示戈林逮捕共產

黨議員和黨的幹部,封閉共產黨新聞機構,借機也封閉了社會民主黨的新聞機構。起火次日

,希特勒慫恿興登堡總統簽發了一項“保護人民和國家”的治安法令,禁止言論自由新聞自

由。1933年3月5日國會選舉期間,納粹黨的選票再次上升。

此後希特勒野心重重,他提出了頒布授權法的要求,使他在四年任期中間擁有立法權。授權

法通過後,納粹黨的迫害活動就開始了。1933年6月22日,德國社會民主黨被取締,其他資

產階級政黨紛紛自行解散,1933年12月1日頒發

的《保障黨和國家的統一法案》最終宣布了納粹黨為德意誌帝國的唯一政黨。

10月14日,希特勒宣布德國退出國際聯盟和日內瓦

裁軍會議,因為這兩個世界性軍事組織拒絕德國在軍事問題上與其他國家平等。這一舉動又

一次爭取了民眾。

興登堡於1934年8月2日離開了人世。希特勒將國家總理和帝國總統的頭銜集於一身,同時兼

任國防軍的最高統帥。

1935年春,希特勒公開宣布了重整軍備計劃,公開違背凡爾賽和約規

定,促使英法建立反德統一戰線,但是“綏靖政策”破壞了這種統一。

希特勒在國內加劇對猶太人的迫害。新的法律在1935年9月15日剝奪了猶太人的公民權力。

後來又頒發了13條補充法令,剝奪了猶太人在德國謀生的權力。

1936年5月,他下令軍隊開進了非軍事化的萊茵區,這是違反凡爾賽和約與洛迦諾條約的行

為。時隔不久,希特勒又讓德意誌國防軍中的義務兵服役期延長兩年。這些行為令西方列強

目瞪口呆。

從1933年以1936年,第三帝國的軍費開支直線上升,但債台也高築,此種政策勢必要導致戰

爭。

希特勒於1938年占領奧地利後,接著將目標轉向捷克斯洛伐克。

希特勒首先挑起捷克斯洛克蘇台德區的德意誌人的騷動和叛亂,要求蘇台德區自治。捷克斯

伐克拒絕,並實行武裝動員。希特勒也下令準備《綠色方案》,9月15日,英國首相張伯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