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8章 世界和平的使者羅斯福(2 / 3)

所有的銀行全部停業,接受政府甄別。非經甄別查明確實殷實穩定的銀行,不得複業。3月6

日,他還召開了各州州長會議,要求他們解決百姓饑餓問題。3月13日,那些殷實穩定銀行

獲準開業。為了提高農民的購買力,並限製他們生產過剩的農產品,國會通過了《農業調整

》。《全國工業複興法》是調整全國工商業的一項大膽的嚐試辦法。為了開發貧困落後的田

納西河流域的水電資源,專門成立了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還成立了房產主貸款公司,對那

些沒有被沒收房產危險的房產主們進行扶助。羅斯福還發布行政命令,在全國取消金本位製

,以保存國家的黃金儲備。接著聯邦政府救濟署成立,由哈裏?霍普金斯任署長,由它負責

給各州直接撥款,以救濟失業者。為了讓失業青年有活幹,還組織了民間資源保護隊。6月1

6日國會特別會議宣告休會,15個重要的法案誕生了,這就是史學家所稱的“百日新政”。

“百日新政”奠定了到1935年為止的第一次新政的基礎。

第一次“新政”挽救了垂危的美國資本主義。兩年後,美國經濟出現了回升的局麵。然而擺

脫了困境的銀行家和大企業家卻不肯容忍羅斯福對他們的限製。從1935年到1936年,企業界

借助於最高法院的力量,廢除了一係列新政立法。但是羅斯福並沒有屈服於企業界和保守派

的壓力,而是將新政推行到一個更高的階段,這就是第二次新政。

第二次新政時期,羅斯福繼續鞏固第一次新政的成果外,主要把注意力放在社會保險、勞工

和財富的重新分配等問題上。

第二次“新政”進行得並非一帆風順,企業界拚命反對。1936年大選是新政的考驗,羅斯福

得到億萬人民群眾的支持,以壓倒多數的優勢,第二次當選為總統。

靈活外交擴軍備戰

羅斯福被選為總統後,為了緩和拉美的反美情緒,擴大對拉美的經濟滲透,宣布改弦更張,

實行新的“睦鄰政策”。此外,羅斯福還於1933年11月承

認了社會主義的蘇聯,並與之建交。

新政期間,羅斯福對30年代中期以來籠罩世界的法西斯陰雲采取了漠然置之的態度。

但從第二任起,羅斯福謹慎地但也堅決地引導美國人民走向反法西

斯的道路,同孤立主義作了艱苦的鬥爭。

1938年1月,羅斯福向國會致送谘文,要求撥款10億美元

擴充海軍軍備,經過激烈辯論,國會在同年通過了《文森海軍擴軍法》,基本上滿足了他的

要求。

1938年,歐洲政治風雲突變。希特勒吞並了奧地利,肢解並吞並了捷克斯洛伐克;意大利吞

並阿爾巴尼亞。羅斯福極為震驚,它要求國會修改中立法。可是國會拒不采取行動,羅斯福

與國會中的孤立派展開了長達300天的激烈較量。直到德國滅亡法國後兩個月,國會才認可

了羅斯福的建議,通過修正案,允許交戰國在美國購買軍火,原則是現購自運。中立法的修

改是羅斯福對孤立主義的一次重要勝利。

1940年夏,歐洲形勢急轉直下,希特勒大舉進攻西歐,歐洲剩下的隻是丘吉爾要戰鬥到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