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神秘的行吟詩人荷馬(1 / 2)

第1章 神秘的行吟詩人荷馬

相傳荷馬為古希臘著名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作者,因而這兩部史詩又稱《荷馬

史詩》,鑒於史詩的巨大影響,曆史上把史詩所反映的時代稱為“荷馬時代”。幾千年來,

《荷馬史詩》盛譽不衰,魅力永存。

談荷馬論史詩

荷馬與但丁(1265~1321)、莎士比亞(1564~1616)、歌德(1749~1832)一起,被西方文藝評

論界推為四大詩人。

荷馬的傳記並不少見,然而種種傳說多不足為據。史學家們多方考證,也隻能判斷出他可能

生活在距今2700年左右的公元前9至8世紀,即希臘的史前時代。荷馬為何地人氏?在這個問

題上,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鑒於荷馬史詩的巨大影響,一個城邦被視為荷馬的故鄉便成了

一種榮譽,因而在古希臘後期,曾有7個大城市爭說本地是荷馬的出生地。

上溯到古希臘時代,有一個家喻戶曉的古老傳說認為荷馬是個盲人,但是兩部詩中鮮明的視

覺比喻表明即使荷馬確實是個瞎子,他也不是生來就失明。不過絕大多數學者仍認為,荷馬

是一個到處行吟的歌手。

目前仍有很多學者致力於研究荷馬問題,比較有關荷馬問題的各種互相矛盾的論述,下列各

點可以認為已經得到證明:兩部史詩有統一的藝術布局,它們的人物性格也是完整的;創作

史詩之前,曾有一個漫長的民間口頭創作時期,在這個時期形成了很多傳說和篇幅不長、性

質也與《荷馬史詩》不同的詩歌;雖然荷馬史詩取材於神話傳說,但有些篇章與神話沒有任

何共同之處;另外,神話本身在史詩中也取得了活力和藝術的具體性。

關於創作《荷馬史詩》的時間,從公元前1000年左右開始,到公元前6世紀為止,學者們眾

說紛紜,莫衷一是。與其他民族的英雄史詩類比,從特洛伊戰爭到形

成有關的傳說,然後再加工成史詩,時間應不少於兩三百年。另一方麵,公元前6世紀《荷

史詩》已經流傳於希臘。從這些情況看來,公元前9至8世紀應是創作《荷馬史詩》最可能的

時間,荷馬也應是此時期的人物。

以史為據巨著麵世

《荷馬史詩》取材於特洛伊戰爭的傳說。

在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000年,歐洲大陸還處於蒙昧狀態,而在地中海東部的愛琴海一帶

卻早已產生了燦爛的文化,這個古代文化的最早主人是克裏特人。大約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

,原先居住在歐洲大陸上的阿開亞人進入希臘半島的中部和南部,他們接受了克裏特文化,

建立起邁錫尼文化。克裏特島和小亞細亞西岸文化昌盛,地處東西方交通要道。因此從公元

前1500年起,邁錫尼諸國一再組成聯軍,渡海遠征克裏特和小亞細亞,以便掠奪東方的糧食

和其

他財富。此後300年,克裏特人所有的城市幾乎全都落到阿開亞人手中。根據考古發掘,特

洛伊城前後發生過9次戰爭,荷馬史詩中所指的那一次,是其中的第6次,發生在公元前12世

紀。特洛伊城最後毀於戰火,此後,小亞細亞一帶便長期流傳著關於這些戰爭的傳說,不過

都塗上了濃重的神話色彩。

《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就是以特洛伊戰爭的傳說為題材的最著名的、也是完整流傳下來

的僅有的兩部史詩。戰爭結束後不久,就產生了有關這次戰爭的詩歌。後來經過幾百年,描

寫特洛伊戰爭的詩歌愈來愈多,在長期演唱和流傳過程中,不斷穿插和補充了其他傳說故事

,內容日益複雜豐富,最後融為一體。

曠古史詩盡顯風流

《伊利亞特》中所反映的,是希臘氏族社會開始瓦解,奴隸製度開始形成時代的社會生活。

史詩描寫了希臘人對特洛伊進行的一次搶劫和掠奪的遠征。

《伊利亞特》共24卷,15000餘行,描寫了戰爭第10個年頭的51天,集中地描寫了其中9天所

發生的各種事件。

故事開始時,希臘人與特洛伊人已經打了9年多的仗,特洛伊城還是未被攻陷。這時,希臘

人洗劫了克律塞城,希臘聯軍統帥阿伽門農搶奪了阿波羅神廟的祭司克律塞斯的女兒。祭司

帶著贖金到希臘軍中贖取女兒,但勇猛善戰的英雄阿喀琉斯堅持要阿伽門農釋放祭司女兒

。阿伽門農隻好把自己的女俘送回,但搶去了阿喀琉斯的美麗的女俘作為抵償,並且當眾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