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那邊的反應稍顯有些後知後覺,仍舊是一如既往的遲鈍,除非是刀懸脖子,否則美國人是根本不會這麼急著參戰的,在參戰之前,他們甚至連最基本的準備都懶的去做。WwWCOM
而這,也給了中國一個最大的機會。
一方麵,中國依舊是不慌不急的進行著亞洲策略,從廣西修往印度的公路也正在緊急的修建著,除了修建以外,還要派出部隊進行巡查,當然,巡查並不是目的,公路平日的巡查歸附近地方所管轄,軍隊隻是定時的抽查,一但公路出了問題,附近的地方沒有上報,沒有修葺的話,那麼後果可是很嚴重的。
而四千公裏的戰線,這也讓前期準備的二十個軍稍顯有些力不從心,畢竟每打下一個地方之後,都還要派兵去駐守,越南老撾柬埔寨,這三個國家派了一個軍去駐守,而為了讓阮氏家族更加心甘情願的為中國賣命,中國方麵也開始兌現承諾,並且已經虛弱給阮氏家族,先將柬埔寨劃入越南的領土,等到消化的差不多之後,在將老撾也給劃進去。
這段時間阮氏家族除了全力的配合中國以外,剩下的所有時間都用在了如何收服柬埔寨這件事情上了。
除了越南老撾柬埔寨以外,泰國和緬甸各自駐紮了兩個軍的兵力,加上之前派出去的三個軍南下進攻馬來半島,光是在這裏就用去了八個軍。
最後能夠用於印度的部隊,也隻有十二個軍,雖然看似很多,但實際上也沒有多少,先,印度的領土是其他幾個地方加起來的總和,所以光是駐紮各地,就用去了九個軍,這一點主要是為了防止印度人不滿中國人的統治而生暴動之類的。
可即便是九個軍,現在也依舊是稍顯兵力不足,而前線僅僅隻剩下了三個軍,這點兵力去進攻阿富汗都存在著很大的問題,所以,到這個時候,後方不得不繼續準備著增兵,而批的增兵是五個軍,在得到這五個軍的補充之後,起碼可以保證能夠拿下阿富汗,但也僅僅隻是這樣了。
如果還想繼續往西進攻的話,那就需要投入更多的兵力才行,但是這個時候,國內已經沒有太多的兵力去用於西征了,目前在北部西線駐有一百餘萬軍隊,南部一共是二十五個軍,兩百餘萬軍隊,日本那邊也駐有一百餘萬軍隊,而本土也同樣的駐守有兩百多萬軍隊,而此時國內唯一能夠調動的,也隻剩下了三個軍,近三十萬人的兵力。
不過這三個軍的兵力是計劃用於馬來和印尼地區的,在徹底的拿下這些區域之後,中國將會開始以海軍6戰隊為主,開始向東推進,逐漸的去占領各個太平洋島嶼,這些島嶼雖然看起來並不是特別的重要,但是在軍事上卻具有著很特別的意義,甚至可以毫不客氣的,隻要拿下了太平洋上的這些島嶼,那麼算是徹底的打通了本土與巴西那邊的聯係。
中國能夠在短短幾年十年內展出一支近八百萬規模的軍隊,這已經算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了,而這個世界上到目前為止,有能力展八百萬軍隊的國家,也隻有那麼幾個。
而且這八百萬也並不是終點,按照中國目前的人口數量,最多差不多能夠支撐起兩千萬規模的軍隊。
但是話又回來了,一支兩千萬規模的軍隊,那是個什麼概念?國家光是養著這些軍隊就會被拖死的,更不要還要打仗。
如果是順風仗那麼還好,可一旦是逆風仗呢?然後中國就有可能成為曆史上的蘇聯,一直到戰後幾十年,國內的人口也始終沒有平衡過來,國內依舊是女多男少,甚至很多女子都找不到一個結婚的對象。
王思銳沒有選擇加入協約國和同盟國其中的任何一方,其實也是在盡可能的避免這件事情的生,再一個,王思銳也覺得中國沒有必要像後世的美國那樣掌控全球。
是否掌控全球,又有什麼意義呢?為了那些虛無的表麵,整日裏漚心裂肺的去算計這個算計那個,光是想想就覺得很累。
於是乎,按照王思銳的計劃,亞洲地區隻有一個中國,雖然不太可能會實現,但至少要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
歐洲那邊就讓協約國和同盟國打的你死我活的就好,無論最終勝利的是哪一方,那麼勝利的一方自身也必然會遭受到極其嚴重的損耗,而在未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內,都無法威脅道擁有整個亞洲地區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