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刑場(2 / 2)

衙役不慌不忙,變換陣列,將蒲未兆團團圍住,口中呼道:“莫要失了重犯!”那三人被陣列阻攔,不得道路。無奈隻得後退。衙役見了,心中大喜,紛紛喊道:“拿住賊黨,陛下自有重賞!”外圍一半的衙役,聽得高興,離了陣中,朝那三人逼去。那三人且戰且退,也不快走,也不落了包圍。

陣中執事的差頭見了,知有圈套,忙叫道:“速速歸隊!”可那些衙役正殺得興起,哪裏聽得進去?果然,身後一聲瓦裂之響,飛下一人,截囚裝束。他尚未落地之時,已打出一鏢。此鏢來得飛快,眾人均未及反應時,街口先射來一支箭羽,正打在鏢上;那時間,飛鏢離蒲未兆麵門不過三寸距離而已。

箭矢同飛鏢碰撞之後,各自落下,然而箭矢之後,卻緊隨了一隻短小的箭,不減其勢,射中那人左肩。那人吃痛,一個轉身,躍上房瓴,竟自離去。餘下三人見了,亦撇下衙役,作速消失。差頭定了定心,下馬望街口俯首道:“卑職王進,恭迎右將軍。”

不消片刻,街口緩緩迎來一人,騎玉驄雕鞍,將軍打扮,背後跨長弓箭簍。他於馬上換了禮,說道:“王統領不必客氣,本將奉陛下旨意,特來隨王統領同赴刑場,望王統領多多照拂。”王進謙讓道:“豈敢豈敢,若非蕭將軍前來,卑職已走脫了要犯。”蕭將軍卻搖頭道:“依本將看來,非是如此。方才那鏢,無非是要蒲未兆性命,哪裏是來救人?”

說時,王進已上了馬,二人不敢耽擱,邊說邊走。此役過後,直到刑場,再無意外。

攏刑場時,早人山人海。太平時候,難得見到死人,更何況斬首這等盛景?是以場麵之熱鬧,可以想象。王進幺開群眾,取了一條道來。命左右將蒲未兆拉下囚車,徑直投刑台而去。到時,不消命令,左右已壓得蒲未兆跪下。

刑台根部,照例坐了監斬官。王進二人上前交付,作禮道:“王進、蕭摩訶已押解刑犯蒲未兆到,請大人發令。”監斬官讓二人坐了,看看日頭,將至午時三刻,手心不由搓出汗來。

便在這時,場外一騎紅塵飆來,口中呼道:“刀下留人!”待到近了,才看清楚,原來正是陳貞。她在馬上一踩,躍到刑台之上,從腰間拿出聖旨,念曰:“皇上有旨,命爾等即刻放人!”言訖,拔劍便要去掉蒲未兆的束縛。

卻見蕭摩訶不慌不忙拿過弓箭,一箭射掉陳貞的長劍,而後大笑道:“微臣臨行之時,陛下曾叮囑微臣說:‘蒲未兆定斬不赦,倘有人來傳赦旨,即刻拿下,押來見朕。’是以如此,得罪之時,望公主寬恕則個。”言竟,一個縱身,當場就要拿人。

不料台下忽然一聲巨喝,躍起一人,視之,乃孤芳竹也。孤芳竹身下,則是司馬雲。他亦跟著躍起,往後一仰,一腳踢出。孤芳竹借著一踢之力,刹那間已到了蒲未兆身邊。隻見她長劍出鞘,登時周遭衙役屍首俱各,蒲未兆周身束縛也亦斷裂。料理完畢,她腋間夾攜著蒲未兆,急急退下。

蕭摩訶此時剛到台上,放過陳貞,單單逐她。卻聽身後一人喊道:“吃我一劍!”聞言大驚,連忙回身時,一刃寒光已至眼前,虧他閃得快,堪堪躲過。那人正是趙凡生,一擊之後,也不後退,就纏住蕭摩訶不放。

蕭摩訶此時是有苦說不出。自己本不擅長擊劍肉搏,更兼身無長物可相,被趙凡生逼得四處遊走,無暇發號施令。再看孤芳竹時,竟已下了刑台,快要逃出。再看時,台下百姓遭此突變,驚恐尤甚,紛紛奪命逃路,望四麵出口湧住。

此時此刻,忽聽王進喊道:“各位弟兄,建功立業正在此時!還不動手,更待何時?”此令一出,先前奔走的百姓,紛紛抖鬆衣裳,拔出短刀,露出泠泠盔甲。此便是董宣第一計,魚目混珠。由官兵扮作圍觀群眾,趁亂守住要道,不放賊子過去。待發令時,四向合圍,豈不是甕中捉鱉?

果然,逢此突變,孤芳竹出去不得,隻得隨司馬雲一道退向刑台,與趙凡生陳貞合一處。官兵層層圍上,插翅也難飛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