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因為人數的巨大差距我知道我差不多會輸,所以就算打輸了也沒關係。”
“但是你突然間發現對方全都是外強中幹的廢物,你們50人損失了10人,他們卻已經損失了30人,也就是人數變成了40對70。人數比還是接近2倍,此時呢?”
“知道對麵很弱,我們人少也能贏,會越戰越勇吧。”
“對,就是這樣,而我們現在人數較少,我要使用的就是這個心理。再來假設,是你50對方80,打了,你這邊倒了10人,對方倒了15人,變成了40對65,此時你會怎麼想?”
“還能夠對抗,加油的話就能獲勝?”
“就是這樣。如果說我幹掉了那兩百多人,那麼聯盟重新聚人,而且因為時間不多,他們一定會比原來更賣力找人,而因為普通級別的人很輕易就被我幹掉了,他們知道需要精英,所以可能會出現人數還不如我們的情況。但是到時候那個希羅娜肯定會來盯上我,別忘了對麵的陣營裏有神之龍,高橋毅,禦龍勇,希羅娜,還有四天王的大葉和悟鬆似乎也和希羅娜會合了,有如此強力的6人在,對抗他們6人的話就算是精英隊員也還是吃力的。其實真那樣對抗起來還真不知道哪邊的人數量會減得更快。這樣就有可能變成剛才模擬的那個情況,讓聯盟氣勢起來的話我們這邊就麻煩了。”
“還有這樣的原因啊……”
“再來假設,你是軍隊首領,你可以選擇10000人的部隊,但是此時你要麵對的是8000個敵人,也可以選擇100人的部隊,此時你要麵對敵人80。你會選擇操縱那隻部隊?或者說這裏有300一般部隊和100精英,總的戰力大致相同,用來對抗80名敵人,你會選哪邊。”
“我的話應該都會選100人的。以獲勝為前提的話,操縱人多的部隊要比人少的困難太多了。”
“一樣的道理。就算是四天王,也不會經常帶著一大隊人行動。如果說指揮員是希羅娜我就一點也不擔心了,但是那個悟鬆據說是頭腦很好的人物,他當指揮的話我就需要提防點。但是終究帶部隊的能力是沒辦法和我們這種經常帶著大隊人馬行動的人比的。在場各位任何1人都比那些四天王帶部隊的次數來的多。就經驗和技術都是我們這邊站優勢,那我為什麼要縮小戰鬥規模呢?讓他們多帶些人!廢物有多少就讓他們帶多少好了。而且其實說回來,就算希羅娜,悟鬆這些人從神之龍那3人組那裏,還有從銀河隊的人那裏聽說了我有多厲害,其實不真正對抗一下是不會清楚的。對我的描述可能隻有‘厲害’兩個字,會說‘那個人很厲害,要注意點’,可是卻明明連怎麼才能算‘注意’都不知道。沒親自嚐試過終歸是沒有什麼具體概念的。就算希羅娜和我神奇寶貝交過手,她本人也想象不出我的大軍擺在那裏的時候會是什麼樣的感覺。隻是單憑這一廂情願的‘想象’來定義我的強度,就算在心裏拚命提醒自己對方很強,一定要找厲害的人,可是到時候還是會有‘這個水平的人已經沒關係了’,‘湊齊這個人數應該沒關係了’這樣的想法,這就是不知道我真正厲害的結果。而如果說我真的動上了的話,那麼對麵就知道了我的‘厲害’了,也不會出現上麵那些想法了。以四天王的人氣和權力在短時間內聚集處大量精英人馬不是不可能的事,要是真的解決了那些廢物,可能最後打起來也不會有什麼改善。維持現在我們應該沒問題,那就不要隨便再去嚐試了。”幽界這麼說著,應該說在場另外4人都是為幽界的頭腦所折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