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縣試第一(2 / 2)

兩個監考官是故交,皆是五十五歲,多年被朝廷封為監考官,知道每年縣試裏的渾水有多深。

一人戴著玉冠,耳朵肥大,鼻子肥大,但很有精神:“十個。”此人是前任宰相的學生,叫做花光福。

另一個也是前任宰相的學生,孔裏楂長著一雙三角眼,整個人都是陰森森的:“縣試總共兩百人,十個進士名額已經很多了,有些郡隻有三四個名額,畢竟進士來年三月要進京參加殿試,當然要精益求精。”

花光福從卷子裏抽出三十張卷子:“這三十人文章優秀,字跡端正,頗有才華,我們就從這三十人選吧!”

吳係道看著第一個名字,心裏難受,寒家子弟難處頭,吳係道深有體會,當年若不是他碰巧和禮部尚書結識,不然就算他有驚世才華,也不可能得到進士名額。

卷子第一張是前任宰相的孫子,當然其才華算中上遊,給個進士名額也是可以的,但看兩個監考官的意思,想必就是要讓此人作為縣試第一名。

前任宰相為期二十年,朝中多數人都是其學生,有這種特權不為過。

“此人為縣試第一,知府大人什麼意見?”孔裏楂問道。

吳係道口是心非地說:“內容新穎,切合題意,而且引經據典,文章為上乘,我沒有意見。”

窗瓦上,白雨潔偷偷聽著三人的對話,很快九人的名額就確定下來。

吳係道心裏安定下來,因為內定的人已經都有了進士資格,留下來的還有一個名額可以真正的選擇有才能之人,這是吳係道非常堅持的一段時間。

此時兩個監考官說:“最後一個名額,就讓知府大人自己選吧!”

兩人把兩張試卷拿了出來,一張是縣裏大戶的兒子,兩個監考官都收了大戶的賄賂,心裏已經有了決定。

但是為了考慮知府吳係道的心情,他們也不想讓縣試太黑暗,於是把他們也認為非常有才華,本來可以是縣試第一的文章拿了出來。

這一篇就是郭孝的。

吳係道看著兩個監考官:“我選郭孝,你們反對嗎?”

孔裏楂陰森森地說:“知府大人可要選好了?”

吳係道在郡中為官,其實很多地方也靠縣中大戶們支持,不然許多措施不能展開。

於是吳係道很糾結,但是白雨潔不希望吳係道糾結,她早就看出了縣試的黑道道,所以口中輕輕一吹,坐在桌邊的三個人就像變了性格一樣。

“考試需要公正,我們為官的怎麼可以因為利益的牽扯而把為國輸送人才的考試變得如此混濁?吳兄,花兄,我們的進士名額需要重選啊!不然愧對皇上對我們的恩澤啊!”孔裏楂有頭有臉地說。

其他兩人紛紛點頭。

又三日後,進士發榜,知府裏的人分十個人沿城傳唱進士人名字。

進士第一,白村郭孝。

於是郭孝名起於武陵郡,風頭一下子蓋過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