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現世平分中原的七國之一,整個疆域達一百多萬平方公裏。西麵有著連綿不斷的崇山峻嶺,東則臨大海,素有“東方聖朝”之名。
楚的建立已有兩千餘年,在位國君也有百餘位,如今國泰民安,擁兵百萬,在這天地之間也當真是傲視群雄。不過據說當年楚的建立卻是因一場機緣所致。
五千年前,統禦天下的魔國逐漸衰弱,江河日下,主宰萬物的魔道一落千丈,天下奴隸奮起反抗霸世之主,天地自太初後再一次陷入一片混亂。而在此後三千年大混亂之中,世間相繼出現了能與魔道做分庭抗禮的另外五道,分別是:仙,王,醫,妖,邪。由於魔國時期奴隸最多,所以在那亂世之中擁護王道的人最盛,因為與魔道的極欲不同,當時王道之人的信念為:樂土。楚國第一代國君恰巧為後者,他生於中原界歸於王道的前兩百年。
楚國的第一代國君莊靈王本是當年一方梟雄座下的馬前卒,炮灰一般,本該在亂世之中了此一生的,不想在一次戰役中偶然相識了一位仙道人士,命運從此轉了一個大彎。
仙道人士為當時東方一座名為玄趾山的修煉之人,喚作玄玉子,看似年輕,卻已百歲,禦劍淩空,排兵布陣,奇門遁甲無一不通。仙道人士本該遠離凡塵,潛心修煉,不過他看在當時的莊靈王與自己相識一場的情分下,決定助他一場機緣。
那玄玉子便道:“年輕人,你雖出生於布衣,但心存仁念,在這亂世之中難能可貴,如今天下分於六道,王道確為大勢所趨,但這天下王侯將相諸多,誠心建立王道樂土者甚少,你若有意奪天下而稱雄,我便助你罷。”
莊靈王雖然出生於布衣,可在軍隊裏也聽聞過王道樂土之說,他家境貧寒,自然對其尤為推崇,神往不已,加之他也早已厭惡了抗著樂土旗號稱霸各方軍閥,當即跪道:“若得先生相助,在下死而無憾!”
玄玉子點點頭,道:“好,不過你須應我一事。”
“先生請講便是。”
玄玉子臉色微變,道:“吾修真百年,自知人性,你須應我,如若取得天下,乃為仁君。倘若與王道背道而馳,我定饒不了你。”
莊靈王連忙點頭發誓,磕頭不止……
說來也是奇怪,從那以後,莊靈王便在玄玉子的協助下從馬前卒一步步成為了大將軍,而且在征戰沙場時幾乎是百戰百勝。更巧的是幾年後莊靈王的主公病故。後者在玄玉子的安排下果斷上位,定國號為楚。雖然當時也隨之而來了許多風波,但在玄玉子的神機妙算,與莊靈王治國仁愛之下總算相安無事。
這在當時,也算亂世之中人們交談中為數不多的一段佳話。
而莊靈王也表現出非凡的治國才能,在他之後的五代君王也是勵精圖治,韜光養晦,楚國的疆域由彈丸之地不斷衍生變廣,終與明,燕,韓,梁,趙,晉分為七國之勢。
而此時,魔道殘餘之勢逃至西南蠻荒界,妖族由於部族內亂實力大減隻能偏居遙遠北方,邪道與醫道隱於人世之中,中原界已經完全為七國王道所治,任何國家已沒有必要再吞並他國,已三百餘歲的玄玉子作別楚國國君,歸隱玄趾山,自成一派,終得道成仙。
楚國與玄趾山的聯係一直未斷,兩千年來楚國王室奉玄趾山為聖山,每年皆來上香朝拜,以感恩當年玄玉子指點先祖成就王道。玄趾山傳至現世也已然成為修仙大派,弟子三千,人才輩出。
仙道素來信奉清欲,遨遊神境,以仙山為鄰,與仙鶴為伴,當真是逍遙自在,修煉道法,降妖除魔,匡扶王道樂土,極少者能參悟天地之道,登仙而得永生。
……
湘城,也稱湘都,是現如今楚國的都城,位於整個國家的中心地帶,這裏不僅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也是天下有名的貿易之地,每日來訪的商客絡繹不絕,所以如今的楚國不僅是軍事強國,在經濟上更是七國中首屈一指。
這日,日頭正上三竿,炎熱的太陽令大街上的商販少了許多,人們昏昏欲睡,比起晨市的喧囂,現在的氣氛卻是萎靡了些,遠遠望去,可隱約看見莊嚴一片的楚皇宮。
城門樓下,人來人往,陸明與妹妹陸香一前一後,腳步有些急促。二人麵色發黃,顯然是許久沒吃上一口飽飯了。陸明今年十三,妹妹陸香年僅十二,兄妹倆穿著一身破破爛爛的衣服,與這繁華的楚國都城格格不入。
陸明背負一柄長劍,手中握著一張褶皺的紙,在詢問了幾名路人過後,他咧嘴一笑,向身後的陸香道:“小香,快到了,前麵那條大街,右轉便是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