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天機卷
銅鼓陣陣下夕陽,
雲飛渡,霧激揚。
群山幽穀,清笛一聲長。
驟風吹亂連理枝,
針如雨,散八荒。
浮塵細細訴衷腸,
輕海內,薄四方。
萬裏長天,劍氣衝星芒。
夢裏璿璣都是癡,
扶搖夜,天穹望。
自古以來,中華周易秘術有三式之說。曰:“太乙式”,“奇門式”,“六壬式”。
“太乙式”,以占測君國大事,自然災異,地震,海嘯為主;
“奇門式”,以占測行軍製敵,求謀,辨方,擇日安葬為主;
“六壬式”,以占測日常百事,人間福禍,命運演變為主。
之所以稱之為式,是因為它們預測的時候,都是以式盤形式進行的。三式之中,流傳最廣,最過於神秘的,莫過於“奇門式”,全稱“奇門遁甲”。
相傳奇門遁甲起源於四千六百多年前軒轅黃帝大戰蚩尤之時。黃帝和蚩尤在涿鹿展開了一場曠古大戰,蚩尤身高七尺,鐵頭銅身刀槍不入,會呼風喚雨,具有強大的魔力;蚩尤在戰場上製造迷霧,使得黃帝的部隊迷失方向陷入困境。這時有一支彩鳳自天空中緩緩下降;從彩鳳之上走下來一位全身大放靈光的仙女,仙女手上捧著一個長九寸闊八寸的玉匣送給黃帝,黃帝接過來打開一看,裏麵有一本天篆文冊‘龍甲神章’;黃帝根據書裏麵的記載製造指南車終於打敗了蚩尤。龍甲神章除了記載兵器的打造方法之外,還記載了很多行軍打仗遣兵調將的兵法。於是黃帝要他的宰相風後把龍甲神章演譯成兵法。後來經過周朝薑太公,漢代黃石老人,再傳給張良,張良把它精簡之後變成現在我們看到的奇門遁甲。
軍事家孫子雲:“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這裏的九地和九天,就是“奇門遁甲”中的八神的稱謂。
“奇門遁甲”基本是由:“奇”“門”“遁甲”三個概念組成。“奇”就是乙、丙、丁三奇;“門”就是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八門;“遁”即隱藏,“甲”指六甲,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甲”隱遁於六儀之下,故而有遁甲之說。占演之時,根據具體時間,以六儀、三奇、八門,九星排局,占測事物關係、性狀、動向,選擇吉時吉方,尤其適用於預測人間百事,尋吉辨方,以及行軍作戰。
史傳諸葛亮作八陣圖,分別以天、地、風、雲、龍、虎、鳥、蛇命名,加上中軍共是九個大陣。是為遁甲九宮之勢。“八陣圖”是諸葛亮的一項創造,反映了他通曉奇門的卓越軍事才能。
唐代的開國功臣李靖則在諸葛八陣的基礎上,編練六花陣,戰場上屢建奇功,是唐朝文武兼備的著名軍事家,位列淩煙閣二十四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