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解放之初,我家來到了大西北;彭陽建縣伊始,我走上了工作崗位。我愛彭陽,也愛彭陽的曆史。
山水相依,日久生情,我總喜歡探討彭陽的曆史與文化遺存。曾記幼年時受父親的啟蒙,就對曆史產生了興趣,學生時代最愛對曆史書籍盡心竭力粗略誦讀,從不厭倦。20年的基層工作經曆,更讓我有機會領略了彭陽的風土人情,旁采了豐富的野史與民間傳承。
彭陽曆史悠久,人文淵藪。她雖然是偉大祖國廣袤版圖上的滄海一滴,但這滴潔淨的細小水珠中無不閃爍著我們文明古國的耀眼光輝。愛國就要愛家鄉,宣傳家鄉的曆史,也就是宣傳偉大祖國的文明史。基於這種感情和認知,我怎敢將自己積累的這一點史料敝帚自珍,於是花費兩年時日,運籌思忖,含英咀華,布章謀篇,白天的力量不夠,就夜以繼之,終將零散資料集結成《彭陽曆史與經濟》。慶幸的是正趕上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難逢機遇,捧呈我這並不成熟的作品,自己覺得是對彭陽的一種感恩,其喜悅之情無以言表。
《彭陽曆史與經濟》分曆史和經濟兩篇。曆史篇突出敘述了彭陽境內從遠古到清末的曆史。曆史沿革、曆史事件和曆史人物等,都是按朝代順序編寫的。有時為了說清一件事發生的背景,還適當涉及了全國和周邊地區。對已有定論的曆史則以肯定待之,多種說法莫衷一是的,或參考群書評判異同,使之歸於一致;或幾種說法並錄,以待進一步考辨論證。經濟篇主要記述了新世紀以來彭陽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思路和成就,目的就是為後來續寫這段曆史保存真實的基礎素材,因為過去發生的事是現在的曆史,現在發生的事就是將來的曆史。
《彭陽曆史與經濟》的撰寫,是在縣上四大機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的深情關注和悉心指導下進行的。從每一篇文章到成書的全過程,都凝聚著史誌辦公室全體同仁的大量心血。因此,這本書的編輯出版,實倚領導和同仁之力,是眾人之功,非一人之勞,我在此致以衷心的感謝。
中國曆史源遠流長,卷帙浩繁,但記載彭陽的史料卻寥若晨星,集此一書的其間甘苦,自不待言。加之本人學識浮淺,撰藝生疏,抵牾之處在所難免,作為一種探索性研究,也可能有一些方法不當及分析不準確的地方,懇請廣大讀者和專家學者批評指正。
2008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