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九月的來臨,天氣也幹燥了起來,愛美達人迫不及待地要給皮膚補水,然而,一些錯誤的做法卻會令補水效果南轅北轍。現在就給你分享了七個常見的補水誤區。
誤區一:喝水越多,補水越多
如果喝水就可以解決幹燥的問題,那保濕就不是個難題了。問題是一下子喝很多水,會加速身體的代謝,即使多餘的水分可以源源不斷地向皮膚細胞輸送,然而通常是還沒有到達肌膚的時候就代謝掉了。而且大量飲水會帶走體內很多有用的電解質和礦物質,而這些都是肌膚中重要的鎖水元素。其實,即使季節再幹,飲用2000毫升的水就足以提供肌膚每天的水分需求了。
誤區二:每天泡泡浴
將肌膚長久地泡在水裏,反而會讓肌膚更加幹燥。過熱的水溫或者每天的泡澡,都會損傷肌膚表層天然的皮脂腺的保護作用。記得遊泳的時候因長久泡在水裏而起皺的手嗎?其實,水分會破壞皮膚角質層的天然皮脂膜,沐浴清潔劑則造成肌膚細胞間質的崩解,嚴重的還會引起皮炎,造成水分散失的速度加快。天天洗澡和用沐浴乳會破壞身體自然的水油平衡,所以還是要隔天泡澡比較好,而且每次潔膚後,身上要留一點點沒幹透的水分再塗抹身體護膚乳。
誤區三:洗澡時敷果凍麵膜
充滿蒸汽的浴室會讓麵膜中的成分被快速吸收。但洗澡時,不推薦使用果凍型、剝離型麵膜補水,因為它們不僅不會讓水分被皮膚吸收,反而會讓肌膚更幹燥。建議洗澡時使用乳霜型麵膜。
誤區四:黃瓜片敷臉
黃瓜中含有大量水分,被很多人視為補水佳品,但其實直接用其敷臉並不可取。剛切下來的黃瓜片表麵會生成一種露珠狀的黏稠物,會造成皮膚緊繃,使皮膚更加幹皺。正確的做法是用黃瓜汁敷:睡前取鮮黃瓜汁加入牛奶、蜂蜜調勻,敷臉20分鍾左右後洗淨即可。
誤區五:麵膜敷得太久
很多人敷保濕麵膜,半小時都舍不得洗掉,生怕浪費了營養成分。然而,敷的時間過長,皮膚不僅不能吸收麵膜中的養分,反而會使麵膜上的營養素蒸發,帶走肌膚原有的水分。敷補水麵膜要遵照產品推薦的使用時間,一般來說以10~15分鍾為宜,敷後應立即塗抹乳液鎖水。膏狀麵膜塗在臉上時間太長也會使皮膚無法呼吸,導致長痘痘。
誤區六:護膚品放冰箱
為了補水保濕的同時給肌膚更清涼的感受,很多人會把護膚品放在冰箱裏。護膚品的最佳保存溫度在5℃~25℃之間。但如果冰鎮後仍存放在常溫下,冷熱交換會產生酯化現象,補水效果大打折扣。
誤區七:大量用保濕產品
在保濕產品的成分中,如果是含水量很高的凝膠或果凍型的保濕品,即使擦得再厚,水分還是會因為幹燥的氣候而被蒸發掉。這類的保濕品隻適合給皮膚打底用。所以,不論是幹性肌膚還是油性肌膚,都最好選用抗衰老產品,因為這種產品含有充足的水分和抗氧化成分,能達到真正的滋潤和鎖水作用。
以上就是為大家總結的一些常見補水誤區,希望對大家有幫助,也祝願各位愛美達人在幹燥的秋季仍能以水水嫩嫩的一麵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