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附錄二 21世紀最需要的七種人才(1 / 2)

關於人才的標準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在東方的戰國時代和西方的騎士時代裏,最受器重的是力敵萬夫的勇士和巧舌善辯的謀臣;在中國的科舉時代裏,靠著“死記硬背”和“八股文章”而金榜題名的書生最容易出人頭地;在西方工業革命風起雲湧的日子裏,善於用機器的力量改變世界的發明家以及那些精通專業、埋頭苦幹的工程師成了所有人才中的佼佼者。

但時光荏苒,在21世紀這個機遇稍縱即逝、環境瞬息萬變的世界裏,更多的人擁有了選擇和決策的權利,更多的人需要在不斷學習和不斷創新中完善自己,也有更多的人擁有了足夠施展自己才能和抱負的空間。人們需要更多的獨立思考、自主決策,人們也需要更加緊密地與他人溝通、合作。

一、融會貫通者

自古以來中國的學生就懂得勤奮學習、刻苦攻讀的道理。勤奮學習本身是很好的,但很多學生卻錯誤地認為,勤奮學習的目的就是獲取特定的文憑或優越的成績。一些學校和老師也把大量精力花在如何培養“考試機器”上麵。甚至有輔導老師對同學們說:“你們考前盡量背知識點,考完就盡快忘掉,不然,你們無法應付接踵而至的繁重課程。”這種把考試和文憑當作學習的唯一目標的做法是極其錯誤的。今天,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知識換代的速度越來越快,許多工作都需要在更為複雜多變的環境中解決更具有挑戰性的問題,絕非死記硬背得到書本知識就可以應付。如果隻為了文憑和考試而學習,不掌握真正有效的學習方法,那麼,即便獲取了文憑和好的成績,也一定無法跟上時代的節拍,並會在今後的工作中成為“陳舊”的落伍者。

學習的四種境界應當包括:

1.熟能生巧。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掌握課本上的內容,知道問題的答案。

2.舉一反三。具備了思考的能力,掌握了學習的方法,能夠舉一反三,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3.無師自通。掌握了自學、自修的方法,可以在沒有老師輔導的情況下主動學習。

4.融會貫通。可以將學到的知識靈活運用於生活和工作實踐,懂得做事與做人的道理。

融會貫通是學習的最高境界,21世紀最需要的也是能夠在學習上融會貫通,在實踐中應對自如,善於思考、推理和應用的人才。

二、創新實踐者

現代社會離不開創新,因為無論是對一個社會還是對一個企業,創新都是唯一能夠長期持續的競爭優勢。從根本上說,價值源於創新。創新以及由創新引發的產業和技術革命所能夠創造的價值要遠遠大於重複性勞動所能創造的價值。正因為如此,幾乎所有現代企業都把創新擺在企業發展的最核心位置,包括中國在內的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也都把自主創新視為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

三、跨領域融合者

21世紀是各學科、各產業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世紀。對人才的要求也由傳統的專才轉向了跨領域、跨專業的綜合性人才。事實上,跨領域、跨專業也是社會發展的內在需要。現代社會在各專業領域得到充分發展之後,就勢必會對不同專業、不同領域的協作與集成提出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