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人類教育發展史,始終不變的是:父母是兒女的第一任老師,更是終身的老師;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學堂,也是終生學堂。
中學階段是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也是一個人性格、習慣、品質養成的重要時期。伴隨著青春期的到來,孩子的獨立意識、逆反心理、偏激行為明顯增強,若不能及時給予疏導與調節,就會對個人成長、家庭幸福、社會和諧帶來一定的負麵影響。如何讓孩子青春不煩惱,平安走過“危險期”,已成為家長和老師必須麵對的現實課題。
近年來,社會各界對家庭教育越來越重視,學校作為和家庭溝通的重要平台,對家庭教育更要格外重視。為進一步深化家庭教育工作,全麵推進學校內涵發展,學校多次舉辦家庭教育講座,和家長共同探討交流,家校合作效果喜人。為了使學校和家長能更好的溝通,組織部分在家庭教育方麵有一定經驗和特長的教師合作編寫了這本家教讀物。希望家長用實際行動助推孩子健康成長,讓家長在家庭教育中體驗親子快樂,提高愛的質量,發掘孩子潛能,讓孩子在陽光家教中快樂成長、成人、成才。這樣,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使孩子們能在中學這個關鍵時期健康成長,放飛夢想!也希望孩子們看到這本書,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知道該怎樣選擇和堅持自己的人生道路!
在本書編寫過程中,多次召開編委會會議,研究指導寫作中存在的問題,編者也根據自己的特長分工協作,梁正文、侯秀紅、劉忠、王雪梅、方向明、海克梅、高天榮等老師參與了本書的編寫工作。作為中學生家庭教育的普通讀本,內容大多是根據編者的教育感悟,借鑒家庭教育的一些成功案例,谘詢同行們的成功經驗,摘錄學生的作文日記,就中學生常見的心理及行為問題,結合我們在和孩子交往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具體事例,分析原因、尋找方法,為家長提供具有實踐性和可操作性的教育建議。另外,由於本書選材都是發生在我們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貼近孩子們的生活實際,所以具有很強的可讀性。鑒於編者水平能力所限,缺點錯誤在所難免,希望各位家長及讀者朋友在閱讀和交流過程中批評指正。
2013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