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5章 五代繪畫(1 / 1)

五代十國藝術中以繪畫成就最著,山水、花鳥、人物、佛道、石窟藻繪等,人才輩出,名家薈萃。後梁荊浩、關仝,南唐董源、巨然四家,在唐代山水畫基礎上,形成適合於表現南北山川的皴法和風格樣式,對宋代山水畫派影響重大。花鳥畫以南唐徐熙和前後蜀黃筌最為知名。人物畫同樣名家濟濟,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更是傳世名作。

十六羅漢圖

貫休(832~912),唐末五代初畫家、詩人。和安寺僧人,俗姓薑,字德隱,一字德遠,婺州蘭溪(今屬浙江)人。貫休善書畫,書比懷素,畫比閻立本。所繪羅漢真容,悉是梵相,粗眉大眼,豐頰高鼻,形骨古怪。《十六羅漢圖》相傳為其所作。傳說諾距羅尊者原是一名勇猛的戰士,為摒棄他當兵時的粗野性格,佛祖讓他靜坐修行,後雖修成羅漢,但他靜坐時仍有一股威猛之氣。畫中羅漢鷹目高鼻,雙手合十做拜謁狀,氣宇軒昂。形態生動,與人物造型和諧一致。畫家對人物頭、手的骨骼造型作誇張處理,且以墨色染出凹凸,極具立體寫實效果。

瀟湘圖卷

董源(?~約962),為南唐畫家,他發展了王維的水墨一脈,對宋、元兩代士大夫的文人山水畫興起起了重要作用。此圖畫江南景色,山巒連綿,雲霧顯晦,山腳平林洲渚,平淡幽深,蒼茫渾厚。

寫生珍禽圖卷

黃筌(?~965),五代後蜀畫家。其作品多描繪宮廷中的異卉珍禽,畫鳥羽毛豐滿,畫花瑰麗工致,勾勒精細,幾乎不見筆跡,而以輕色染成,謂之“寫生”。《寫生珍禽圖卷》畫各類飛禽、昆蟲、龜等二十餘種。形象準確生動,筆法工細,色調柔麗協調,可看出寫生功力之深。

玉堂富貴圖軸

徐熙是五代南唐畫家,善畫江湖間汀花、野竹、水鳥、魚蟲、蔬果。《玉堂富貴圖軸》中所畫的花鳥都非常活潑輕快,作者擺脫了當時畫院裏柔膩綺麗的作風,大膽表現出“江湖之間”的形態,“學窮造化,意出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