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4章 荊軻刺秦王(1 / 2)

荊軻刺殺秦王,不管成功與否,燕國都肯定會被秦國大軍滅亡,因此太子丹的計劃隻能說是在給燕國自己敲響喪鍾。荊軻由於田光的自殺,卻不得不充當了這樣一個悲劇的英雄角色。

田光薦荊軻

長平之戰以後,天下基本上沒有再能與秦國抗爭的力量了。到了秦王政親政以後,秦國先後滅掉了韓國和趙國,弱小的燕國就處在了秦國的直接威脅下。燕國是北方小國,原本不與秦國接壤。但是趙國被滅後,秦國大軍就可以陳兵燕國邊境,燕國無力對抗強大的秦國,滅國隻是早晚的事情。燕國的太子丹原來在趙國做人質,後來又被帶到秦國繼續當人質,直到50多歲才逃回了燕國。他認為燕國在戰場上沒有力量對抗秦國,因此決定派刺客刺殺秦王政。

其實這本身就不是什麼好辦法,無論刺殺秦王政是否成功,秦國肯定會馬上派大軍前來報複,可以說,刺客前往秦國之日,就是燕國被滅亡之時。但是太子丹看不到這一點,他四處尋找可以刺秦的人,尋找到了一個叫田光的著名劍客。但是田光認為自己已經老了,無力承擔這樣的重任,而且自己的名氣太大,根本沒有機會接近秦王政,因此他向太子丹推薦了荊軻。

田光去請荊軻,臨行前太子丹再三叮囑他說:“刺殺秦王政是極其機密的事情,先生千萬不要泄漏給別人。”田光笑了笑,什麼也沒說。田光見到荊軻,把請他去刺殺秦王政的想法對荊軻說了,荊軻不是很讚成他們的做法。田光對荊軻說:“我來之前,太子丹再三叮囑要我保守秘密。如今我已經把大事告訴了你,我一定會保守秘密的。”說完,田光就拔劍自殺了。這樣一來,荊軻如果不願意刺殺秦王政,最後也隻能自殺來保守秘密,否則就無法麵對天下人。於是荊軻來見太子丹,表示願意為他去刺殺秦王。

地圖與人頭

太子丹對荊軻大為滿意,飲食起居照顧得無微不至,還花重金買到了一把鑄劍大師徐夫人製作的匕首,並在上麵塗了劇毒,作為行刺秦王政的武器。武器確定後,太子丹和荊軻開始計劃如何接近秦王政,最合適的辦法就是讓荊軻做燕國的求和使者去見秦王政,以此來接近秦王政,伺機行刺。

為了騙取秦王政的信任,使得刺殺成功,荊軻要求帶兩件東西去。一件是燕國督亢的地圖,一件是秦國將軍樊於期的人頭。督亢(在今河北涿州一帶)地區是燕國土地最肥沃的地區,獻出督亢的地圖,表示將督亢地區獻給秦國,以示燕國對秦國的友好。而樊於期原本是秦國的將軍,因為得罪了秦王政,秦王政四處懸賞通緝他,他隻得逃往燕國居住。如果燕國僅僅獻出督亢地區,卻依舊保護樊於期,就會使得秦王政認為燕國對秦國的友好之心不強,所以必須先殺死樊於期。

對此太子丹感覺很難辦:“督亢的地圖好辦,可樊將軍受秦國迫害來投奔我,我怎麼忍心傷害他呢?”太子丹說什麼也不同意。

易水送別

荊軻知道太子丹心裏不忍,就私下去找樊於期,對樊於期說:“我有一個辦法,能幫助燕國解除戰火,還能替將軍報仇,可就是不好說出口。”樊於期連忙說:“什麼主意,你快說!”

荊軻說:“我準備去行刺秦王政,但是必須有足夠重要的東西才能保證秦王接見我。如今秦王政正在四處懸賞通緝你,如果我能夠帶著你的人頭去獻給他,那麼刺殺一定能夠成功。”

樊於期聽完,仰天大笑說:“我日夜都想報仇,隻可惜沒有辦法。隻要能報仇,死又有什麼可怕的?”說完,就拔出寶劍自殺了。

前227年,荊軻從燕國出發到鹹陽去。太子丹和少數賓客穿上白衣白帽,到易水(在今河北易縣)邊送別。臨行的時候,荊軻給大家唱了一首歌,其中有兩句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

荊軻很明白,這次去鹹陽,不管行刺是否成功,自己肯定是要死在秦國,是不可能回到燕國來了。大家聽了他悲壯的歌聲,都傷心得流下眼淚。荊軻拉著助手秦舞陽跳上車,頭也不回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