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1章 杼的番外(一)(2 / 2)

旁邊的公明忽而小聲道:“阿兄,鄂侯子女甚眾哩。”

我瞥瞥堂上那些年齡不一的麵孔,邊飲下一盞清水,邊頷首:“嗯。”

鄂侯這些子女,無論嫡庶,加起來統共有二十幾人。在列國國君之中,這個數目不算大,但對於我們,卻是多得太多了。君父體弱,所育子女不足十人,男子也隻有我們兄弟三人。

“你看那幾個女子,總盯著兄長。”公明又道。

嗯?我再瞥去,果然,對麵有幾名公女顧盼地望著兄長,目光閃爍而熱切。再看向兄長,他仍與鄂侯說著話,目不斜視,似渾然無所察覺。

公明低笑:“不會又是幾個齊女?”

他聲音有些大,我急忙瞪他一眼,不許他失禮。

公明皺皺鼻子,別過臉去。我看看兄長,心中卻不禁一陣苦笑。

天下眾多諸侯之中,數兄長最是年輕,又兼才能出眾儀表堂堂,讚譽無數。而若說兄長有什麼教人擔心,當數他的婚事。

當年兄長繼位,家國動蕩,他曾於周廟立誓曰戎狄不定無室家。這以後,說媒之人早已絡繹不絕,兄長皆以此言婉拒。最出名的一次是在三年前,兄長奉天子之命出使齊國,齊國公女對他一見傾心,要嫁兄長。這事兄長最終未許,齊侯卻也並不責怪,反讚其誠。

國中宗長為此事早就憂愁不已。如今晉國已日漸安穩,宗長們也開始以無嗣為由,力勸兄長定下婚姻。而似今日這般場麵,我跟著兄長已經見過了許多,可他從來不為所動。

“阿兄,你知道兄長喜歡誰麼?”過了會,公明又悄聲道。

堂上樂師奏樂正歡,隻有我能聽到。

我看了公明一眼,似不在意:“誰?”

公明一臉賊笑:“阿兄不曾發覺,兄長自成周歸來之後,這幾月總有杞國來書?”

我想了想,頓時憶起。今年春朝,兄長去了一趟成周,從那以後,的確每隔不久就有杞國來書。那些書信似乎神秘得很,兄長從不交與他人,有那麼幾次,我看到他看得聚精會神,麵上竟帶著些笑意。不過,兄長的庶務我從來不擅自幹涉,那般情形我雖覺得好奇,也沒往心裏去。

“你說……”我恍然大悟,問公明:“那些來書的主人,就是兄長歡喜的女子?”

公明瞪起眼,急急“噓”一聲,示意周圍。

回頭,兄長正將目光瞟來。意識到自己失態,我麵紅耳赤,噤聲用膳。

“鄂國實疲弱。”回到晉國,上卿班父在廟堂上向兄長道:“鄂國與晉相鄰,其地雖不足晉國大小,卻扼守要道,一旦失陷,晉國危矣!”

此言一出,在場臣子紛紛讚同。

“此番入鄂國,觀之心驚。”一名大夫道:“兵甲破敗,車不足百乘,何以禦敵?”

“鄂侯敦厚,然國無輔弼之賢,行事繁瑣而不精,上下皆有怨懟。”班父道:“以至戎狄來犯則無力抵禦,長此以往必然生患。晉國與其坐視,不若遣師常駐。”說罷,他看向兄長。

兄長端坐上首,手中將虎符把玩,神色沉斂無波。

“公子。”我正旁聽他們議事,這時,一名寺人走過來,小聲向我稟道:“有杞國使者攜書前來,你看……”

杞國?我心中微動。

看向兄長,他還在聽著臣子們議論,大約抽不出身。我沉吟,向那寺人略一頷首,起身離開。

堂後,一名使者等候在那裏。

“有書?”我走過去問。

“正是。”使者道,說罷,取下裝著簡書的布囊,一禮道:“煩公子交與晉侯。”

我將那布囊接過,看了看。隻見它比往常的書信要小一些,不重,卻鼓鼓囊囊的,似乎塞了什麼東西。心中愈加好奇,我看看那使者,問:“此書出自何人?”

使者愣了愣,卻笑:“小人隻管送信,旁事無人告知。”說罷,他向我再禮:“書信已送至,小人告辭。”

我站在原地,看著使者走開,滿腹狐疑。

“杼。”兄長的聲音忽而在身後響起,我嚇了一跳。

回頭,隻見他正走過來,淡笑道:“何事在此?”

我回神,將手中之物,道:“有兄長書信。”

“哦?”兄長看向那布囊,雙目中似乎瞬間有光采亮起。他的唇邊笑意更深,伸手將布囊接過。

我覺得自己像在刺探什麼,有些局促,岔話道:“兄長議事畢了?”

“嗯。”兄長看著布囊,正動手要拆,卻忽而停住動作。他看我一眼,和聲吩咐道:“你隨我奔波許久,去歇息吧。”

我應了一聲。

兄長轉身朝室內走去,才行兩步,卻又止住。

“杼。”他回頭看著我,微笑道:“十月天子東巡,你與我一道隨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