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7章 “世紀嬰兒”閃亮登場——1999年1月1日歐元正式啟動(1 / 2)

為了推動歐洲一體化的進程,對抗“美元特權”,維護歐共體成員國的經濟利益,1991年12月1日馬斯特裏赫特條約決定建立歐洲政治聯盟和經濟與貨幣聯盟,同時決定最遲在2000年前實現歐洲統一貨幣。1998年5月3日,歐盟15國首腦會議一致同意統一歐洲貨幣,1999年1月1日,歐元正式啟動。歐元的誕生是歐洲人多年的夢想,但新生的歐元已有裂痕,給歐元以後的發展道路投下陰影。歐元啟動,標誌著歐洲一體化進程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它的啟動,也將對美元、日元產生強大的衝擊,深刻地影響到世界貨幣金融格局。

(1)漫長的孕育

歐洲各國在戰後的經濟實踐中深刻地意識到,歐洲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經濟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建立單一貨幣。因為,隨著經濟全球化程度日趨加深,各國、各經濟集團之間的經濟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一個統一的大市場如果沒有統一的貨幣將很難長期存在下去。

法國總統德斯坦和德國總理施密特精誠合作,於1979年3月13日創立了歐洲貨幣體係。其主要內容有:一、創立歐洲貨幣單位埃居(ECU);二、成員國貨幣建立可調整的固定彙率製,彙率浮動上下限為2.25%;三、建立歐洲貨幣合作基金即“貨幣籃子”,成員國將其黃金和外彙儲備的20%和相當數量的本國貨幣交給貨幣合作基金。歐洲貨幣體係建立後,彙率相對穩定,歐共體對貨幣市場的幹預力量和抵禦金融風險的能力增強,成員國經濟發展的同步性也增加了。但是,埃居畢竟是記賬單位,不是現實貨幣,它僅在貨幣借貸市場和某些國際貿易中提供參照係數。

到了80年代中期,各國彙率調整過於頻繁,歐洲貨幣體係已難以保持穩定,創立單一貨幣的要求提上了日程。1989年春,歐共體主席德洛爾提出實現單一貨幣計劃。德洛爾計劃提出後不久,柏林牆倒塌,兩德統一;西歐國家對在歐洲中部將出現一個經濟政治“巨人”甚為恐懼。因此,單一貨幣計劃的提出,就多了一層政治含義,它成為拴住德國的手段。在德洛爾計劃的基礎上,歐共體於1991年12月11日在荷蘭小城馬斯特裏赫特簽署條約,決定建立兩個聯盟一政治聯盟和經濟貨幣聯盟。在條約獲各國議會批準後,歐共體於1993年11月1日正式改名為歐洲聯盟。1991年以來的7年,是歐盟為實現單一貨幣艱苦奮鬥的7年。在歐盟經濟形勢低迷,複蘇前景不明朗的形勢下,為了在通脹率、財政赤字等五個方麵達到《馬約》規定的趨同標準,成員國政府頂住內部重重壓力,實行緊縮政策,大多數成員國衝過了“達標”線,1995年歐盟馬德裏首腦會議給單一貨幣取名為歐元(EURO),公布了歐元紙幣和硬幣幣樣:1996年度柏林首腦會議通過《穩定與增長公約》,為的是確保歐元問世後,歐元區國家保持持久的“達標”狀態,使歐元成為穩定堅挺的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