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正一大比(上)(2 / 2)

碧雲子點了點頭,示意他坐下。

段雲這才回答道:“嗯。我看這兩位師兄的招式中破綻頗多,而他們卻好像放任自流,不管不顧。實是不解?難道這是一種計策嗎?”

張繼先笑了笑,說道:“非也。你可知武學見識是與武功強弱是相關的?武功強的,見識自然也高;武功較弱的,見識自然也低。不過,這也不是絕對的。有些人,生來就見識非凡,這也是有的!”

段雲也是聰明之輩,一聽這話,即能舉一反三,想到其中緣由:是啊,自己已經將乾坤訣練至第三層,武功修為也隨之增強了,武學見識自然也隨之提高了。

一想通這些,段雲對自己的實力更加充滿了信心。

兩個道士的比賽也隨著段雲疑惑的解決也隨之分出了勝負,那個被張繼先第一個抽到的小道士,獲得了勝利,接著又從竹筒中抽取自己的下一個對手。這回他的運氣就沒那麼好了,不知是上場比賽消耗的太嚴重了,還是實力問題,這次上場沒多久,他就被對手扔下擂台了。

正一大比之所以是淘汰賽製的,其主要原因在於選出最強者,而這最強者的標準即是不但要有卓絕的武功,還要有充足的體力。畢竟在江湖上行走,敵人是不會給你休息的機會的。

與此同時,其他兩足的比賽也都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其中最為吸引觀眾的自然是第三組了。這組比賽的參賽弟子年紀比其他兩組都要大得多,武功整體上,自然也比其他兩組要強。

此時場上正在比試的兩人輩分上比段雲高一級,算是段雲的師叔。這兩人武功走的路線截然相反,一個是純陽剛猛,一個是陰柔詭秘。

道家的內功心法變化多端,多種多樣,有的偏於陽剛,有的側重於陰柔,有的則是純正平和。

這兩人就是最好的例子。兩人招式雖然相似,但內力不同,出招的方式也就會不一樣了。內力純陽剛猛的那個道士,使出的招式帶著一種炎陽之氣,給人一種灼熱之感;而那內力偏於陰柔的道士則截然相反,他使出的招式含著一股陰冷之氣,使人感到寒冷。這兩人的內功修煉已有小成。他們過招之間,溢出的氣是的圍觀的眾人感到一陣冷一陣熱。幸好在場的眾人都有一定的武學根基,若是令沒有武功的人碰到這些氣,可能就會使他們大病一場。

兩人此時正鬥得火熱,但那內力陽剛一些的道士明顯占了上風,內力陰柔的道士雖然處於下風,卻由於屢出奇招,經常將局勢扳回。兩人鬥了許久才漸漸分出勝負,內力陰柔的道士最終漸漸不支,敗下陣來。

段雲不知該說是幸運還是應該覺得遺憾,此時大比已經過去一大半了,他們這組中沒有被抽到也隻剩下三人了,其他都是已經連勝三場了的。這三人中,還有一個見過的人,就是昨天在道場上談論他的胖道士。

此時擂台上的人已經連勝了兩場,這時他走到桌旁,從竹筒中抽出一簽,遞給張繼先。張繼先看了看簽上的名字叫道:“胡道清。”

那胖道士“唰”的一聲,從椅子上站起來,徑直走上了擂台。站定在擂台上,他還朝著段雲望了過來,眼中滿是挑釁和不屑之色。

段雲當然不會將他的挑釁和不屑放在眼裏,隻是靜靜的看著擂台。同時,他也想看看這胖道士的實力如何。

待張繼先宣布比賽開始後,胖道士就立即向對手攻去,想要先發製人。他的對手畢竟連勝了兩場,實力自然不弱,將他這招化解了。

這胖道士雖然體形巨大,但速度卻是不慢,隻見他一拳接著一拳向對手攻去,招招不離對手的身體,不給對手一點喘息的機會。而他的對手隻能以掌接拳,將他的招式化解。不知是因為打累了還是其他原因,胖道士突然停止手上的攻擊,俯身將左腿向對手下盤掃去。他的對手反應也是不慢,縱身一躍,將這腿躲了過去。

兩人就這麼你來我往的過了幾十招。突然,胖道士以迅捷無倫的速度縱身向對手躍去,接著一掌拍向對手的胸口。他這一躍的速度實是匪夷所思,毫無預兆,對手猝不及防之下,隻能受了他這一掌。

可這一掌的力道卻是不輕,直接將對手拍飛出了擂台,在空中狂噴鮮血,這一掌的厲害可見一斑。

這場比試顯然是胖道士勝了。那受傷的道士被抬去救治後,胖道士走到那張放著竹筒的桌子旁,再次用挑釁的目光看了看段雲,才伸手從竹筒中抽出一簽,仿佛是在說:“這次一定要抽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