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千載風雨,承曆史綿延。時光的腳步跨入激情飛揚的21世紀,在寧夏的嶄新扉頁上寫下了一個遒勁華彩的名字——太陽山。

太陽山開發區地處鹽池、同心、紅寺堡三縣(區)交界處,這裏曆史悠久,人文薈萃,早在西漢時期,此地附近就設有“鹽官”。北魏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曾親臨此地考察,在著名的《水經注》中對太陽山溫泉等多有記載。太陽山溫泉久負盛名,明詩讚曰:“一脈遠通星宿海,春回塞上氣初融。青青石眼涓涓發,流出桃花洞口東。”明王朝時期,朱元璋十六子朱來到了太陽山,在這裏屯兵撫農,建造了一個地肥水美、國泰民安的和諧社會……明王陵、康濟寺塔、喇嘛塔寺、雲青寺、韋州清真大寺等,構成了一部敞開的曆史畫卷,為我們揭示了太陽山的滄桑變遷,她的博大、深邃和雋秀。

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大自然饋贈給這裏豐富的煤炭、石灰岩、白雲岩等二十多種礦產資源,成為一片富庶的處女地。2004年,自治區黨委、政府提出建設太陽山開發區的重大決策,作出了一項從根本上扭轉發展滯後,實現快速崛起的戰略部署,描繪了太陽山發展曆史上最壯麗的藍圖。從此,古老的大地,被賦予年輕的色彩,人們拭目以待。

短短四年時間,昔日的亙古荒原變成了開發的熱土,中國華能集團、內蒙古慶華集團、首鋼集團、中國陽光投資集團、寧夏發電集團、浙江盾安控股集團等大企業相繼落戶太陽山,太陽山開發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座新型能源化工城在太陽山快速崛起,承載著再造新優勢、建設新吳忠、實現新跨越夢想的太陽山開發區已經踏上了經濟騰飛的快車道。

發揚傳統文化,承接曆史文脈。弘揚先進文化,是時代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

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太陽山、認識太陽山,《太陽山春秋——太陽山曆史地理文化》的編者,試圖以曆史的眼光審視太陽山、以文化的視角觀察太陽山,可以說是,開卷有益。《太陽山春秋——太陽山曆史地理文化》的出版麵世,一定會使社會各界對太陽山曆史地理文化內涵的了解和認識進一步加深,對樹立太陽山的形象、進一步提高太陽山的知名度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我們相信,太陽山自強不息、團結包容、吃苦耐勞、敢為人先的文化精神,一定會薪火相傳,發揚光大。當今的吳忠人民,一定會創造出無愧於先賢、無愧於子孫的輝煌業績。

願《太陽山春秋——太陽山曆史地理文化》給我們以更多啟迪!是為序。

編者200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