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古宅(1 / 2)

我叫李焱,考古學者,小時候在農村長大,常常接觸或聽聞到一些神鬼誌異,姥姥說我五行缺火所以起了這麼個名字。在我長大以前,從不相信迷信這回事,直到姥姥走了。她走了之後,老宅裏值錢的東西都被大伯二伯搬光,留下的隻有一框子書。無外乎是一些鄉野雜談、神鬼誌異的手抄本,而這其中有一本藍麵兒的無名手記最令我覺著有趣。

小時候我並不明白這些圖圖畫畫到底指的什麼,隻是覺得有趣,久而久之就養成了翻閱的興趣,直到長大後去過幾趟盧灣工人文化宮才明白,這些無例外都是與‘倒鬥’、‘土夫子’有關的記錄。所謂倒鬥,便是盜墓,很難想像,像我姥姥那樣一個信佛的人會喜歡這一類損陰德的事。

由於從小學的這些東西,我報考了曆史係,探墓、尋遺、追尋曆史的遺存是我的目標,然而我並沒有意料到的是,我兒時所看所學的這些雜記會成為我畢生的至寶,引領我一次次從鬼門關,從那尊‘陰陽棺’裏逃生,而這所有的一切都要從我大學畢業的那一天說起。

我大學最後那年上海興著一股‘鬼風’。先是說林家宅37號那一家子離奇失蹤後又血屍重現的可怕事兒,又說那延安西路高架的龍柱底下鎮著條蛟,再加之午夜凶鈴等日係恐怖片的出現,整個上海灘都興著‘說鬼談靈’的風潮。

逢著大學畢業,係裏有個叫劉濤的男生張羅起了畢業郊遊,郊遊的主題就是鬼屋探險。

對這方麵的活動我其實頗為排斥。所謂迷信,不可不信,老一輩傳下來的那些事兒哪怕不盡然屬實,卻也有那麼一半摻不了假,再加之姥姥從小就對我說,莫要惹‘人’清靜。

然而對於別的同學而言,這是件趣事兒。

這些家夥也太不把迷信當一回事了。當時我把劉濤拉到一邊:“還是換個活動吧,那種事情有風險,真要遇見了躲都躲不了。”

劉濤瞅我一本正經,頓時笑了:“我說李焱,你真傻假傻?這世上哪兒來什老子鬼怪?你細想想,咱係裏百十來號女的,十來號男的,真到了那種陰森森的地兒,她們還不得怕著往你身上靠?那到時候……”

瞅他那騷不拉幾的模樣,我頓時就傻了,敢情這小子明著說試膽,暗地裏是打女生主意。

我想到這兒不禁有點兒頭皮發麻,照那些個書裏說的女的本就比男的陰氣重,再加上這數量,要真去了有‘背景’的地兒多半要出事。

“真要去的話,人還是少點好,否則容易出岔子。”我語調一轉,哄著他道:“你看啊,咱係裏你最帥了是不?歪瓜裂棗也多了去了吧?要是她們都一怕,往你這兒躲,你離周蕙可不越來越遠了嗎?”

周蕙是咱班的班花,也是劉濤最心儀的女生,眾所周知。

聽到這話劉濤也靜了下來,稍一琢磨衝我豎起拇指:“高,還是你高,不愧是係裏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