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青州黃巾軍百萬軍馬犯亂兗州,賊勢浩**,連攻下任城、東平,並陣亡了東平相鄭遂等多名國軍將領。
時任兗州牧的劉岱,決定主動出擊東平,力保袞州不落入黃巾賊之手,前文說了這劉岱本是一凡人,其實他有今生的福分,均來自於其弟劉繇,這劉繇是個無角麒麟,所謂一人升天,仙及雞犬,劉岱因這劉繇也沾了莫大的福報。
本來這麒麟就是祥瑞,所以福及家人。
這劉岱因此成了兗州牧,但這福報歸福報,這劉岱卻怎會這樣想,他卻一直覺得這是自己的本事,自我越發膨脹起來,尤其近日曹**又連破黑山軍,本來這和劉貸沒什麼關係,但這劉岱一向覺得自己比曹**強,尤其是昔年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之時,曹**差點被董卓滅掉,而自己卻是好好的,幾乎未損一將(他沒有出戰當然未損一將),所以這劉岱有這麼點自信,這次劉岱主動出擊還真想於百萬軍中取那青州黃巾首領的腦袋!風頭焉能讓你曹**一人出盡?那還要我這兗州牧做什麼?別說此時劉岱自我膨脹,就算他不自我膨脹,他也必須要出一下風頭,否則,自己這兗州牧還怎麼做得下去?這樣我想起讀水滸時最晃蓋晃天王的一句最淒涼的話“我不上前,誰肯向前!”此語是晃天王討伐祝家莊之時所說,當時宋江黨羽遍布梁山,而晃天王手下卻仍是智取生辰綱的原班人馬,這主要是因為每次出征均是宋江出兵,得到的降將自然也歸屬宋江一派,而晃蓋卻久未出征,故而實力越來越弱。
所以那次我們看水滸之時,晃蓋非要出兵,而我們看到了更加淒涼的一幕,那就是每每宋江出去的時候,眾將都紛紛說小弟越隨大哥前往,而晃蓋,梁山的總瓢罷子要出征,卻隻有智取生辰綱的這些人以及少華山早期頭目願意隨行,其實這都是因為晃蓋失勢的表現。
而現在的劉岱所麵臨的也是這種情況,曹**那邊難征北戰,平定東郡,而自己卻隻能引外援,久而久之,誰願追隨劉岱?所以,此次劉岱也如晃蓋般立排眾議,非要出兵攻打黃巾軍。
但劉岱雖傻,不過他手下卻不乏明白人,你道是誰,此人正是濟北相鮑信(相,相當於現在的縣,其實官職也很大,像劉備的平原相,其實下麵有九個鎮之多),此人也曾在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說過,此人是一隻花斑豹子,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之時,鮑信也自引一路,而且折了一同修行的兄弟鮑忠,此時卻投奔了劉岱,是劉岱的手下,他卻看出了不對頭。
神魔三國傳7:
108尒説WWW.Book108。com更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