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篇 絲綢古道上的曆史節點(1)(1 / 3)

動聽的高昌樂為誰而作?飛旋的高昌舞因何起舞?是誰把葡萄收獲?是誰把美酒端起?波斯銀幣在向我們傳達哪些訊息?樹木生子又在為我們講述什麼故事?這裏是高昌,一個奇與幻共存的地方。

一、有容乃大:絲路古道上的文化複合器

火焰山、葡萄酒、高昌樂、坎兒井,說不盡的神韻與傳奇,當我們帶著這份好奇與驚喜,踏上這片土地之時,感受到的是這沙漠之珠獨特的西域魅力。看那早已荒蕪破敗的交河故城,她居然曾是一個曆經七百餘年喧囂的都市。已沒有人知道,這裏曾上演過多少歡喜和淚水,曆經了多少豐收與殺伐。看那如同羅馬廢墟一樣的高昌故城,這一絲綢之路上東西文明交彙的寵兒,興盛了一千五百餘年的文明舞台,而今卻早已淡出了我們的視野。當晚霞籠罩著她古老的身影,空寂撫摸著她滄桑的脊背時,似乎有人在你耳邊低聲傾訴著這裏的滄海桑田,她就是神秘的吐魯番之神——高昌。

1.滄海桑田:擋不住的自然選擇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嚐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

——蘇軾:《赤壁賦》

事情就是這樣,當我們想用滄海桑田去詮釋吐魯番之時,上天卻頑皮地早已用吐魯番在描述著滄海桑田。

現在的吐魯番頗像《西遊記》裏描寫的“有八百裏火焰,四周寸草不生”的感覺,常年幹旱少雨,夏季酷熱難耐,一陣焚風吹過,像是把人蒸幹一樣,難怪唐僧師徒需要鐵扇公主的芭蕉扇解暑呢!

不過誰又能想到在很久很久以前,這裏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呢?可愛的“吐魯番鱈”告訴我們,距今2.25億年,它們曾生活在這煙波浩瀚的海中,不知它們的祖先在此生活了多少代,可終究沒能躲過自然的變故,“吐魯番鱈”隨著大水的消失而把自己的生命永遠地定格在了岩石之中。吐魯番已不再是海,陸地出現了。

上天剝奪了吐魯番的大海,但並不妨礙她水草豐美、氣候適宜。在距今7000萬年前的古新世時期,古地中海一直延伸到今新疆地區,而距吐魯番一千公裏處的喀什正處在地中海之中,充足的地中海水汽使吐魯番仍不失為一個理想的生存環境。幸福的恐角獸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此,不過它們似乎並不甘寂寞,而是開始了長途旅行,經過當時露出地麵的白令海峽,最後到達了北美,這些移了民的恐角獸們最終經過漫長的演化變成了北美獨具特色的獸類。

而就在此時,可怕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開始了,天山、喜馬拉雅山、帕米爾高原不斷地被抬升。當然,這是個緩慢的過程,至少在距今三千萬年前,這次地殼運動並沒有對吐魯番造成多大的影響,巨犀的出現便是證明。但誰也擋不住大自然的步伐,最終這些被高高抬升的山脈擋住了北冰洋、印度洋、大西洋的水汽,使吐魯番這塊水草豐美、溫和濕潤、植被廣布的地區變成了沙漠連綿的幹燥地帶。我們不必感慨大自然的滄海桑田,更不應去試圖阻止這種變化,而是要機智地適應它,當你適應了以後,你會發現其實生活並沒有這麼糟糕。

果然,天無絕人之路,高聳的天山冰雪,是一座天然的固體水庫,發源於天山的大大小小河流,經過被切割的火焰山河穀,滋潤了這片饑渴的土地,形成了這萬裏沙漠之中的一座綠色田園,它成為了漠漠古道上的一個驛站,成為了連結東西的一粒紐扣。上天的眷顧,不知給吐魯番帶來的是福還是禍。

2.關樞要衝:注定你不會孤獨

那就讓我們把視線轉移到有文字記載的曆史中來吧!公元前後,在吐魯番周圍陸續興起了幾股大的勢力,東方有中原漢王朝,漠北有匈奴政權,西部有西域諸國乃至歐洲文明,吐魯番正處於東西南北的要道上。從張騫“鑿空”西域後,這一絲綢之路上的綠洲便興盛了起來,當然也引起了周邊強大政權的覬覦。吐魯番注定不會孤獨,一場“群英會”就此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