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三道關(1 / 2)

正文之前:這兩日兒子出世,一直都守在產房之中,此時剛睡下。雖然我這裏隻是一個新人,這幾天也沒有太多的時間更新,雖然關注的朋友並不多,但您在看,就是我的動力,我會堅持每天更新,但是可能每次更新的不多,敬請諒解。其實,之前比較平淡,精彩稍後即來。祝您樣樣好!

正文:

第三章三道關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報》文章引述了毛主席最高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說服城裏幹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學畢業的子女,送到鄉下去,來一個動員。各地農村的同誌應當歡迎他們去。”從21日夜到22日,全國各大城市、中小城鎮以及廣大農村的革命群眾和人民解放軍指戰員,一片歡騰,紛紛冒著嚴寒和風雪,敲鑼打鼓,集會遊行,最熱烈地歡呼毛主席最新指示的發表。廣大知識青年熱烈響應毛主席的偉大號召,掀起了到農村去的新高潮。

風洛陽和楚聆雨在風母的幫助之下,加入了這浩浩蕩蕩的隊伍,成為數十萬革命者當中的一份子。

兩人被分配到黑龍江省三道關,此地距《林海雪原》小說之中描寫的威虎山僅一山之遙,出發那天,北京火車站擠滿了送別的人群。月台之上,倒處是宣傳隊敲鑼打鼓的場麵,那些將要出發的年輕人臉上都掛滿了驕傲和喜悅,能親身去實踐毛主席的最高指示,這無疑是無上的光榮。

聆雨的父母由於自身的問題,雖還沒被批鬥,然而卻已被限製了行動,在這樣的大浪潮之下,楚硯的那幾個學生也保不住他了。好多次批鬥大會上,紅衛兵們雖說沒有動粗,卻一次不落地把他糾到現場去看。甚至有好幾次,已經有人開始上台喝著:“打倒反動學術權威楚硯了。”楚父楚母的安全已經岌岌可危。在風洛陽和聆雨臨走之前,不住叮囑他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的女兒,看來,他們恐怕已經知道自己時日無多了。風洛陽含淚答應,卻不敢讓聆雨知道。出發那天,他們好不容易才從人群中擠到自己所在的車廂麵前,分離在即,就連風母這樣堅強的人都止不了淚水。風洛陽和聆雨連連安慰,風母擦了擦眼淚,強顏歡笑,叮囑道:“洛陽,這是你第一次出這麼遠的門,也是你人生所作的最重要的決定。既然你已選擇了這條路,就好好地給我走下去。在外麵不比家裏,好好照顧好聆雨,也要好好照顧自己。”風洛陽這時心中也有些發酸,紅著眼點了點頭,聆雨此時走上前來,說道:“風阿姨,如果我父母那裏有什麼消息,請您一定要寫信來告訴我。”風母看見她天真的樣子,心中暗歎,點了點頭,說道:“一定。”

風洛陽一手提著行李,一手牽著聆雨的手,好不容易擠上車廂,找到自己的位置,把行李放好。火車已經拉響汽笛,開始緩緩而動,這時月台上的歌聲更加宏亮了。風母此時再也忍耐不住,抹著淚水跟著列車跑了起來,口中在呼喊著什麼,卻被巨大的車輪與鐵軌交擦之聲掩蓋。風洛陽使勁的揮著手,淚濕的眼中模糊一片,母親的身影在月台巨大的人流之中已經無法分辨,列車越跑越快,沒過多時,已駛出老遠,人影早看不見了。

一路無話,列車到了牡丹江市之後,便由各鄉鎮派來的人領回各村,聆雨和風洛陽是在三道關,山路崎嶇,他們和幾個一同來的知青坐上了村支書派來接他們的解放卡車,顛簸數日,汽車已無法前進,又換成牛車。一路之上,天氣寒冷,出發不久,天色昏暗,不多時竟開始下起鵝毛大雪來。紛紛揚揚,冷風卷著雪花,直往人衣袖、領口裏灌。聆雨沒有帶著多少衣服,身上寒冷,一路上都依偎著風洛陽,同來的幾個知青眼中滿是革命和毛主席語錄,看兩個人的目光像是天邊的資本主義一樣仇恨。一個男的推了推眼鏡,低聲地說了句:低俗。聆雨隻顧牽著風洛陽的手,完全不去管旁邊人的目光。倒是風洛陽有些不自在,卻又如何忍心把聆雨推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