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點點】乾隆之後已是百年,帝國拖著沉重的步伐終於走到了生死之界,其結束的方式與無數次上演過的真實曆史劇有著驚人的相似,以一位懵懂少年上演滑稽劇的形式宣告王朝的覆滅,隻是這種滑稽在世人看來沒有絲毫可笑之處,隻剩無限唏噓、諸多感慨。大清滅了,家天下滅了,封建製度滅了。
第一節 末代皇帝
愛新覺羅·溥儀(公元1906-1967年),字浩然,孟子的“吾善養吾浩然之氣”。英文名亨利,滿族。道光皇帝曾孫,醇親王載灃長子。光緒死後繼位,是清朝和中國曆史上的末代皇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過改造成新人,患腎癌而死,終年62歲。火葬,骨灰安放於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側室,總理指示移放於正室,後又移葬華龍皇家陵園。
@慈禧欽點
宣統帝名愛新覺羅·溥儀,光緒三十二年正月十四日生於北京什刹海邊的醇王府。是道光皇帝的曾孫,光緒皇帝胞弟載灃的長子。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慈禧太後和光緒同時生了重病。在光緒皇帝臨死前一天,慈禧太後也行將不起,由於光緒皇帝無後,慈禧太後在中南海召見軍機大臣,商量立儲人選。軍機大臣認為內憂外患之際,當立年長之人。慈禧太後聽後勃然大怒,最後議定,立三歲的溥儀為帝,並讓溥儀的親生父親載灃監國。
@宣布退位
光緒、慈禧在兩天中相繼死去。半個月後,溥儀在太和殿正式登基,由光緒皇後隆裕和載灃攝政。第二年改年號為宣統,就這樣溥儀初次登上了大清王朝皇帝的寶座,即位時年僅3歲。宣統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次年2月12日,隆裕太後被迫代溥儀頒布了《退位詔書》,宣告了清王朝的滅亡和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封建帝製的結束。
@除了讀書就是惡作劇
溥儀雖然退位,但根據優待條件“皇帝”尊號仍存不廢;仍在紫禁城過小朝廷生活。他在大學士陸潤庠和侍郎陳寶琛輔導下學習漢文,在都統伊克坦教導下學習滿文,在莊士敦指導下學習英文。除了讀書外就是惡作劇了。他在《我的前半生》中說:“我在童年,有許多古怪的嗜好,除了玩駱駝、喂螞蟻、養蚯蚓、看狗打架之外,更大的樂趣是惡作劇。”譬如他曾想用藏有鐵砂的油糕給太監吃,用鉛彈向太監窗戶打。是貧苦出身的乳母王焦氏教了他一些做人的道理。
@紫禁城裏的小皇帝
溥儀退位仍在宮中的時候仍用宣統紀年,有內務府、宗人府、慎刑司,有內監,故臣贈諡,不改衣冠。觸犯王法者由慎刑司處治。袁世凱對小朝廷仍然效忠,於民國二年元旦派人給溥儀拜年,隆裕太後於2月22日去世,袁世凱通電吊唁,全國下半旗致哀。
@維持國體建議案
鑒於溥儀放肆,參政院於1914年11月提出“維持國體建議案”,要求政府對小朝廷予以管製。袁世凱不得不派人向溥儀提出7條“善後辦法”:1、尊重中華民國,廢止與國法令抵觸行為;2、用民國紀年;3、賞賜隻能用於家庭和家族,官民隻能賜物,不能賜諡;4、皇室機關不能對人民發告示,給處分;5、皇室人員用民國服裝;6、由民國司法廳辦理宮內犯罪案件,執事、太監違規由專任內廷警衛的護軍長官處理;7、裁內務府慎刑司。
@整頓小朝廷
小朝廷內部機構臃腫,用費浩繁,太監為非作歹,盜竊成風。溥儀不得不加以整頓,遣散內監,裁撤機構,削減官員。即使這樣,有限的經費還是難以維持小朝廷,溥儀乃大肆出賣宮中古物,如金器、名畫等。
@丁巳複辟
1917年6月14日,封建餘孽張勳以調解段祺瑞代表的國務院與黎元洪代表的總統府之間的矛盾為名,率定武軍4000人入京,把黎元洪趕下台。7月1日,張勳兵變,宣統複辟,年僅12歲的溥儀又坐上龍椅,大封群臣:封贈黎元洪為一等公,任命張勳、王士珍、陳寶琛、梁敦彥等為內閣議政大臣,還任命了各部尚書和督撫。
@再次退位
7月3日段祺瑞出兵討伐,12日,張勳逃入荷蘭使館,次日溥儀宣布第二次退位,隻坐了12天龍椅又下了台。複辟期間曾有一架共和飛機在紫禁城上空投下小炸彈,炸到了紫禁城東六宮當中的延禧宮,使當時的建築輕度損壞。這被認為是東亞第一次空襲轟炸。
@被趕出紫禁城
1924年11月5日,馮玉祥派鹿鍾麟帶兵入紫禁城,逼溥儀離宮,曆史上稱這為“北京事變”。溥儀搬進北府,繼而又逃進日本公使館。第二年2月移居天津租界張園和靜園,與清朝遺老遺少以及張作霖、段祺瑞、吳佩孚等往來。溥儀被逼宮後,日本各大報章都刊登出同情溥儀的文章,為以後建立偽“滿洲國”造勢,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八國聯軍的時候派兵最多,打得最狠的就是日本。
@偽滿洲國皇帝
1932年3月1日,日本扶持溥儀在東北建立日本的傀儡政權“滿洲國”,企圖分裂中國。1932年9月與日本簽訂了《日滿議定書》,日本政府正式承認滿洲國,而滿洲國承認日本在中國東北的特殊利益。溥儀自1932年3月1日至1934年2月28日任滿洲國執政,建年號為“大同”。1934年改國號為“滿洲帝國”,改稱皇帝,改年號為“康德”。3月1日登基,“康德”是康熙和德宗光緒的縮稱,意在紀念,並寄托了祗承清朝基業之願。
@性格乖戾
1935年4月和1940年5月溥儀兩次訪日。在長春偽滿皇宮內,溥儀性格乖戾,對人時而凶狠,時而溫柔。他喜歡玩具、高爾夫球、網球、台球、弓箭,好騎馬和自行車,喜歡集郵,能駕駛汽車。但溥儀實際上卻一直被日本人玩弄於鼓掌之中,充當日本侵華的工具,連出“帝”宮等權力都沒有,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掌握在監視他的日本中將吉岡安直的掌控之中。
@第三次退位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溥儀被迫頒布“退位詔書”。企圖潛逃日本,與日本關東軍的將兵們於沈陽機場的候廳室被蘇聯紅軍抓獲。在蘇聯被監禁5年。在軟禁5年期間曾有一次去日本東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為偽滿洲國統治者在中國的罪行做證明。 《我的前半生》記錄了這他人生的重大經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