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慈悲(二)(1 / 2)

不久,日頭西下,黃昏將至,天邊泛起緋紅。

釋盺放下大車說道:“施主,我們今晚就在此露宿。”

“謹從大師安排。”尉遲湛道。

隨後釋盺燃起篝火,三人便圍火而坐後,他從隨身的一個布袋,其中滿是一些炒熟的穀物。

“這是小僧用這裏的野麥高粱做成的,二位施主若不嫌棄,盡可拿去食用。”

雖然釋盺的外表破爛,遞過來的布袋上滿是汙漬,但尉遲湛還是毫不在乎的從中抓了一大把。

雖說幾乎都是些辟穀,大小不一,可炒製的卻非常均勻。尉遲湛搓去上麵的穀殼隨即放入口中,隻是一嚼便感到清香四溢。之後他將一部分搓好的穀粒塞到木生的手裏。

“敢問大師山門何處?”尉遲湛問道。

釋盺雙掌合十道:“小僧出家在少林寺。”

眾所周知,自唐宗李氏一匡天下之時,少林寺的地位即淩駕於其他所有的寺廟,這不但緣於太宗曾受本寺僧人相救而世代深受皇恩,更得意於其佛家禪宗祖庭的至尊地位,以及那名灌天下的武學正宗。

但見釋盺如此落魄不堪,又怎會是出身萬剎之剎的少林寺?

“少林乃是本朝皇家寺院,世代都深受皇恩,大師又如何至於身處在此荒野?”

“施主有所不知,少林雖貴為皇家寺院,但如今卻早已得不到任何來自朝廷的恩惠,現又處於中原四戰之地,香客絕跡,田產絕收。寺內僧眾已是朝不保昔,上院達摩殿高僧每日隻得一餐粥食,我等下院更隻有野菜草根而已。方丈不忍一眾餓死,故允許我等出寺遊方化緣。”

夜幕下篝火燎出煫星點點,就著釋盺一番話,更透出當世之淒涼。

“不想少林名刹如今竟也如此落寞,我大唐真是凶歲難除啊。”

“阿彌陀佛,世事輪回往複,興衰更替非人力所能左右,我等修行之人皆在世俗之中,身雖饑苦而當無懼無怨,心存慈悲,憫眾生於恒念。”

尉遲湛骨子裏還是一副軍人氣質,身著道服不過是為了保護木生,途中行走方便,並非真心修道。而在這篝火映照下,釋盺之言表與其斂屍超度之善舉,無不透出其一心向佛的虔誠。

晨曦顯露,篝火燃滅,伴隨滿天星鬥和蟲鳴,這一夜平安度過。

尉遲湛喚醒木生,跟隨釋盺繼續趕路。

一個時辰後天光大亮,眼前視野極為開闊,偶有微風吹拂,野草輕輕搖曳,一派自然祥和。

而就在此時,釋盺和尉遲湛幾乎同時停住腳步,隻見南北兩向百丈之外各有大片旌旗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