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楚國的霸權(1 / 2)

楚王問鼎

楚王國自上世紀(前八)起、即以雷霆萬鈞之勢,闖入中國的國際社會,並且一天也不停留的向東和向北侵蝕,僅隻有兩次碰壁,一是本世紀(前七)四十年代“召陵之會”,一次是六十年代“城濮之役”。

——非常奇怪的一種現象,北方寒帶民族總是向南發展的,可是楚王國和稍後興起的吳王國和越王國,卻向北發展。大概北方在當時已高度開發,繁華世界具有更大的誘惑力,所以對尚是一片蠻荒的江南,視為畏途。

兩次碰壁都不是致命打擊,楚王國雄厚的國力不久就完全恢複。

公元前613年,楚成王的孫子楚莊王新即位,做了國君。他是一個有謀略的的國王,當時晉國趁這個機會,把幾個一向歸附楚國的國家又拉了過去,訂立盟約。楚國的大臣們很不服氣,都向楚莊王提出要他出兵爭霸權。

無奈楚莊王不聽那一套,白天打獵,晚上喝酒,聽音樂,什麼國家大事,全不放在心上,就這樣窩窩囊囊地過了三年。他知道大臣們對他的作為很不滿意,還下了一道命令:誰要是敢勸諫,就判誰的死罪。

有個名叫伍舉的大臣,實在看不過去,決心去見楚莊王。楚莊王正在那裏尋歡作樂,聽到伍舉要見他,就把伍舉召到麵前,問:“你來幹什麼?”

伍舉說:“有人讓我猜個謎兒,我猜不著。大王是個聰明人,請您猜猜吧。”

楚莊王聽說要他猜謎兒,覺得怪有意思,就笑著說:“你說出來聽聽。”

伍舉說:“楚國山上,有一隻大鳥,身披五彩,樣子挺神氣。可是一停三年,不飛也不叫,這是什麼鳥?”

楚莊王心裏明白伍舉說的是誰。他說:“這可不是普通的鳥。這種鳥,不飛則已,一飛將要衝天;不鳴則已,一鳴將要驚人。你去吧,我已經明白了。”

過了一段時期,另一個大臣蘇從看看楚莊王沒有動靜,又去勸說楚莊王。

楚莊王問他:“你難道不知道我下的禁令嗎?”

蘇從說:“我知道。隻要大王能夠聽我的意見,我就是觸犯了禁令,被判了死罪,也是心甘情願的。”

楚莊王高興地說:“你們都是真心為了國家好,我哪會不明白呢?”

打這以後,楚莊王決心改革政治,把一批奉承拍馬的人撤了職,把敢於進諫的伍舉、蘇從提拔起來,幫助他處理國家大事;一麵製造武器,操練兵馬。當年,就收服了南方許多部落。

不久,晉國發生內亂,國君姬夷皋過度暴虐,被他的大臣殺掉,新君姬黑臀初立,跟宰相趙盾正全力安定內部,在國際上采取低姿勢態度。這是天賜給熊侶的機會,他開始使他的王國成為五霸中的第四個霸權,而且是長期霸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