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沒有文化的旅遊是蒼白的,是缺乏生命力的。由於中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全國各地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十分豐富。近年來,部分出版社從不同的角度,策劃出版了一些旅遊文化圖書,試圖挖掘這些旅遊文化寶藏。然而,和旅遊景觀緊密結合、充分體現趣味性、通俗易懂、圖文並茂的旅遊文化圖書尚不多見。為此,旅遊教育出版社聯合各省市旅遊局的人教處、培訓中心,組織業內權威專家,共同編寫了這套《中國旅遊文化趣聞寶典》叢書。
本叢書是一套融知識性和趣味性於一體的旅遊文化讀本。叢書內容豐富,涉及各地曆史、地理、文物、古跡、建築、園林、宗教、飲食、購物、住宿、娛樂、名人、鄉俗等旅遊文化知識的諸多方麵。綜合來看,本套叢書主要有以下特色:
第一,選材典型,趣味性強。叢書作者組織材料寫作時,均進行了認真挑選,盡量選擇那些最能體現地方旅遊特色,典故豐富,可讀性強的知識點,保證了叢書內容的趣味性。
第二,作者權威,知識準確。本叢書作者均為各省市旅遊局精心推薦的業內專家,不僅熟悉當地的旅遊文化資源,而且擁有豐富的寫作經驗和紮實的語言功底,保證了叢書內容的準確性。
第三,打破傳統,編寫獨特。叢書打破了傳統的編寫模式,每冊設計十幾個專題,將每一專題的知識化整為零,使讀者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閱讀興趣,隨意選擇學習要點,從而提高了叢書的實用性。
第四,版式靈活,圖文並茂。叢書充分考慮了現代讀者的閱讀習慣,一方麵插入一些有代表性的,有一定文化含量的圖片,另一方麵對版式進行了人性化的設計,盡量提高讀者的閱讀興趣。
本叢書既是導遊員的知識讀本,又是各旅遊行政機構組織培訓的教材用書。另外,一般旅遊者和旅遊院校的學生閱讀此書,也可以拓寬知識麵,提高文化素養。
由於旅遊文化的知識浩如煙海,叢書所選內容未必全麵,真誠地希望讀者能夠多提寶貴意見,我們定會“從善如流”,使本叢書不斷提高與完善。
旅遊教育出版社
有人說,若是把貴州的“貴”字拆開,就是“中”、“一”、“貝”三個字,就可以解釋為“貴州是中國的一個寶貝之州”。拆字當然是遊戲,但貴州的確是中國的“寶貝之州”。在中國的版圖上,貴州如同一片美麗的秋海棠葉,又像一片碧綠的荷葉,鑲嵌在祖國西南的雲貴高原東部斜坡上。它東接湖南,南連廣西,西鄰雲南,北近四川和重慶。您到了貴州,好客的貴州人會告訴您,在地老天荒、混沌未開的2.5億~2.3億年以前,地球上的這片後來叫做“貴州”的地方,是在一個被古地理學家稱為“古特提斯洋”的東端,三疊紀時期,這裏汪洋無邊,是海洋盆地中一個未露出海麵的孤立石灰岩台地,稱為“大貴州灘”。
貴州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山國”,有人說在多山這一點上,它像歐洲的山國瑞士,山地和丘陵的麵積超過了九成(92.5%),喀斯特地貌麵積超過了七成(73.6%)。作為中國唯一一個沒有平原的多山之省,貴州又是中國乃至世界喀斯特地貌特別突出的山區,山高穀深,地理環境十分複雜。但多山的自然環境,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的氣候,也為貴州帶來了無比豐富的多樣性能源、礦產、生物、旅遊等資源。
如果您來到這個“寶貝之州”,熱情的貴州人會如數家珍地告訴你,這裏是中國的“國酒之鄉”——香飄全球的貴州茅台酒在這裏釀造;這裏有最壯觀的“中國第一瀑”黃果樹大瀑布;這裏是中國現代曆史上一次偉大轉折的發生地——舉世聞名的“遵義會議”在這裏召開;這裏有中國天然輻射量最低、被譽為“奇絕、雄絕、秀絕、妙絕”的水中溶洞龍宮;這裏有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的溶洞奇觀,被譽為“地下藝術寶庫”的織金洞,讓你陡生“織金洞外無洞天”的慨歎;這裏有名揚四海的中國五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彌勒道場梵淨山,有地縫天溝般被稱為“地球上一道最美麗的傷痕”的馬嶺河峽穀,還有幽深迤邐的世界自然遺產——荔波樟江秀色,如同“清明上河圖”般的曆史文化名城鎮遠,以及伴隨著它千百年的陽河風景……眾多妙趣天成的自然景觀,使全省一山一景、一水一景,處處皆景,如同一座大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