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的校園安全工作是一件大事,尤其是小學生,正處於認知的朦朧階段,對於很多安全問題還尚未了解,常常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傷害,因此我們每一位同學都必須加強重視安全問題。自1996年國家教育部把每年3月25日定為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以來,全國各地髙度重視中小學安全工作,並采取了一係列的有效措施,使得中小學安全教育工作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安全教育成效大幅度地提高。
但是由於同學們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因此,安全教育仍然沒有達到很好的成效,所以我們有必要努力學習各方麵的知識,嗬護自己的健康!
飲食衛生安全教育是校園安全教育的重要一環,它對於青少年學生學習和掌握科學飲食知識,合理搭配膳食,促進身體良好發育,養成講究飲食衛生的好習慣,提髙自我保護意識,預防食物中毒等傷害,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一節校園安全教育的目的和特點
校園安全教育狹義上講是在教學活動中,對全校師生和行政管理人員進行關於安全知識和操作技能的教育。從廣義上講,安全教育須向社會上所有的人員進行宣傳教育,使人人注意安全;對全體師生員工進行安全教育,使其遵守安全製度。
安全教育是安全管理的一項主要內容,是保證校園安全生活的重要手段。安全教育不僅能提高各級領導和廣大師生對安全教學方針的認識,增強搞好安全教學的責任感,提髙貫徹執行安全法規以及各項安全規章製度的自覺性,而且能使廣大師生掌握安全教學的科學知識,提高安全操作的技能,為確保安全教學創造條件。
校園安全教育工作要實行科學管理,完成校園安全教育的任務必須有專業人員參與,必須使廣大師生員工人人具備安全知識,必須係統地、大張旗鼓地開展校園安全宣傳教育工作。
學校和教育部門的領導要充分認識校園安全教育的特點。現在讓我們也來學學這些特點吧。
特點之一:安全教育的超前性。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校園安全教育方針,做到安全教學、文明教學,必須強調積極預防。預防為主,采取包括安全教育在內的超前安全教育措施。隻有超前進行安全教育,才能把各種不安全隱患消滅在未造成事故之前,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待事故後再進行安全教育,就隻能是“亡羊補牢”了。安全教育工作的重點是“預防”,而不是處理。一般說來,安全教育展開的深度和廣度,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個單位的安全狀況。凡是屢屢出現事故的單位,校園的安全教育都一定很差。“安全工作,教育先行”,是校園安全的一條重要經驗。
特點之二:安全教育的連續性和經常性。安全教育和大多數教學活動一樣,是一個連續的作業過程。一方麵要不斷地充實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能教育的內容;另一方麵,由於師生員工的更新、人員結構的變化,對他們的安全教育就不能停止。總之,安全教育是不可間斷的。
特點之三:安全教育的強製性。強製性是法規體係的特點之一。建國以來,教育事業的發展,政府對校園安全教育作了許多規定和指示,這些規定和指示,都說明安全教育具有強製性。
特點之四:安全教育的社會性。學校的社會性,決定了安全教育的社會性和公益性。安全工作,涉及到國家、集體、個人的財產和生命安全,既是經濟問題,又是政治問題。安全教育搞好了,師生員工的自我防護能力增強了,事故減少了,於國於民都有好處。因此,安全教育是一項社會性、公益性很強的事業,要通過安全教育和安全宣傳,發動全社會抓安全、全社會監督安全、全社會依法管理安全,切實保護廣大師生員工的安全與健康。
隻有認真抓好各個環節,采用適當的方法進行綜合性安全教育,才能搞好校園安全教育。
第二節校園安全教育的作用與意義
安全教育是確保校園師生人身安全和學校財產安全的一項重要手段。它在安全管理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不僅是使學校管理者增強安全意識,深化安全管理和使校園師生確立安全的觀念,認識新的危險,提髙安全意識,適應學校生活的必要手段,也是學校為師生創造更多、更豐富的精神和物質生活的重要途徑。
實行校園安全教育具有重要意渝,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一、通過安全教育可以提髙校園安全水平。安全教育的直接目的就是提高校園安全水平。如果校園安全狀況不好,就會影響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髙。要改變這種狀況,就必須加強校園安全教育,提高校園的安全教育水平。
二、校園安全教育是科技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行安全知識的教育,不但是培養各級安全科技人才的重要途徑,而且是提髙廣大師生安全知識水平的有力措施。
三、通過校園安全教育可以提高廣大師生的安全意識和預防事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