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央社”報道,紐約1010頻道“天天贏”電台說,哥倫比亞號這次升空時間,特地挑選挑戰者號升空周年的時間,用意就是紀念那組航天員。
挑戰者號的七名航天員包括美國各族群與膚色,哥倫比亞號的七名航天員也具備不同種族背景,包括一名印度出生的美國人以及以色列第一位航天員。
載著以色列空軍上校拉蒙的這個飛行器,在德州東部一個叫做巴勒斯坦的小鎮上空爆炸裂解。紐約“天天贏”電台報道說,拉蒙最後一封給家人的電子信說,太空之旅無限地平靜,他真希望“永遠待在太空”。
1986年元月28日,挑戰者號升空爆炸後,裏根總統曾說,在冒險擴大人類活動領域的過程中,這類痛苦事件在所難免,可是“未來不屬於怯懦者,未來屬於勇者”。
航天飛機計劃停頓了兩三年,又繼續執行。布什總統在哥倫比亞號爆炸事件後也稱,在這次悲劇徹底檢討之後,航天飛機計劃也將繼續,“但願上帝繼續祝福美國”。
與電影角色同月同日死亡
是在演戲,還是在演人生?
曾主演韓國大片《太極旗飄揚》、《紅字》和《向左愛,向右愛》的韓國女藝人李恩珠是人們都比較熟悉的。然而正當她主演的《火鳥》在韓國創下高收視率時,李恩珠卻在2005年2月22日在家中先割腕再上吊自殺身亡,遺體旁留下血書,死時年僅24歲。
李恩珠自殺的消息震驚了韓國演藝界。據了解,李恩珠的健康檢查中顯示她患有憂鬱症,但她拒絕了醫生住院的建議,而選擇了自殺,留下用血寫成的遺書,表示對家人和影迷的抱歉後自殺身亡。
李恩珠曾拍過多部電影,但她在片中多半死於非命。她在《太極旗生死弟兄》中扮演張東健的未婚妻被槍殺身亡,在和車太鉉合演的《向左愛,向右愛》中則因病而死。最讓人毛骨悚然的是她和李秉憲合演的《憂鬱男孩》,她在劇中角色死亡的日期和她自殺身亡的日子同樣都是2月22日,巧合得讓人心驚。
恐怖的11日
13、14被人們認為是不祥的數字,如今可能又要增添一個新成員“11”。
恐怖分子劫機撞擊美國世貿大廈,讓人們記住了9?11,然而,災難並沒有因為9?11的結束而結束,11日反而成了恐怖的不祥之日。
據法國媒體報道,阿爾及利亞就一直有傳言說,恐怖分子計劃在每月11日發動大規模襲擊,目的是讓每個人都記住9?11事件。盡管隻是傳言,但這種說法也並非毫無根據:2007年4月11日,阿爾及利亞首都發生自殺性爆炸事件,造成33人死亡,200多人受傷。7月11日,阿爾及利亞北部一處軍營附近發生自殺爆炸襲擊,造成9人死亡,另有多人受傷。
2007年12月11日,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發生兩起汽車炸彈爆炸事件,造成大量人員傷亡。這讓一些人更加相信,11日是個不祥的日子。阿爾及爾一位居民說,“我都不敢再在11號這天出門了”。
世界上許多恐怖襲擊也是發生在11日。
2004年3月11日,西班牙首都馬德裏發生火車連環爆炸恐怖事件,造成191人死亡,1841人受傷。
2006年4月11日,巴基斯坦南部港市卡拉奇發生爆炸,57人死亡。
2006年7月11日,印度孟買發生7起連環爆炸,183人死亡,700多人受傷。
而這種時間上的巧合也引起了國際情報專家的注意,一名接近反恐機構的法國人說,“當我們聽說阿爾及爾周二早晨發生兩起爆炸,我們立即意識到這是11日”。
這究竟是巧合,還是恐怖分子的預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