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7章:此唐僧非彼唐僧(1 / 2)

聽了楊再思的話,張昌宗卻更加勃然大怒,他和六郎張易之不同,張易之膚色如凝脂,舉止若美婦,雖為男兒身,卻是媚態入骨,可是張昌宗卻是虎背熊腰,麵有菱角,劍眉在怒目之上,尖銳如刀,他滿臉盛怒地看著楊再思,道:“六郎吃了這個虧,安然無恙又有何用?今日之事,我兄弟二人已成了天下人的笑柄,楊公此言,莫非是取笑我兄弟二人嗎?”

楊再思終於是拉下臉來,再不敢賣關子了,卻是正色道:“我素來知道五郎的心思,那秦少遊居然敢對六郎動手,實是罪大惡極,不過……陛下似有包庇之心,可是五郎,其實要收拾此人,並不是什麼難事。”

張昌宗皺眉道:“可是那狄仁傑……”

楊再思搖搖頭道:“狄公自然不可能徇私枉法,他終究是名臣嘛,天下誰人不知他的清名?可是他們審他們的,五郎卻可以辦自己事。”

張昌宗猶豫道:“如何辦自己的事?”

楊再思含笑道:“那麼我來問一問五郎,這秦少遊與李氏的關係如何?”

張昌宗搖頭道:“秦少遊自娶了突厥公主,就已經和臨淄王勢同水火了,臨淄王深恨這奪妻之恨,隻怕也有許多人與臨淄王感同身受吧。”

楊再思笑了,道:“就是這個道理,如今李氏與秦少遊不共戴天,若是此時,五郎與他們私下裏合計一二,他們隻怕是求之不得吧,狄仁傑審的是如春酒樓之事,可是五郎大可以借此在朝堂上來個牆倒眾人推,隻要有李氏肯任五郎驅策,一個小小的秦少遊又算什麼?”

“再有,秦少遊與武家雖然有些淵源,可畢竟不深,反倒是武家之人,如今突然被狠狠地壓製,狄仁傑入京時候,他們的處境,隻怕會更壞,他們這時正急需得到五郎的支持,隻要五郎肯在宮中為他們多多美言,他們才肯放心一些,平時他們都要巴結著五郎和六郎,更何況是現如今了。隻要五郎給他們一點授意,難道他們還會為了一個秦少遊而斷絕了與五郎的關係嗎?如此一來,李氏和武家一並倒秦,滿朝文武,朝野內外,俱都口誅筆伐,再有五郎在深宮之中日夜勸說陛下,五郎啊,狄仁傑這個公案,且不說最後結果如何,這秦少遊也必定是死無葬身之地了,這不正是所謂牆倒眾人推嗎?秦少遊平時不懂得檢身修德,固是風頭正勁,一旦有事,卻是渾然不知自己已陷入了必死之地,所以我才說此事沒什麼大不了的,五郎不必憂心。”

“呼……”張昌宗聽罷,不由長長地鬆了口氣,他覺得楊再思說的很有道理。

這個秦少遊從前能夠遊刃有餘,他倒不相信當真是因為此子有什麼厲害之處,無非就是在李氏和武家的夾縫之間遊走罷了,比如上一次搶親,表麵上是把李氏給得罪死了,可同時卻給武家出了一口惡氣,而李氏固然想要報仇雪恥,卻終於不敢拿他怎麼樣,這倒不是怕他一個小小的都尉,實在是忌憚武家趁此機會在背後打他們一悶棍。

可是現在聽了楊再思的分析,似乎這件事可行,他與李氏的關係其實並不算好,可也不算太壞,現在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敵人,倒是這李氏可以利用。至於武家,最近剛剛受到了打壓,尤其是狄仁傑入京,更使他們雪上加霜,他們從前就巴結自己,希望借自己來打探陛下的心思,同時希望自己能夠多多美言,這個時候就更加離不開自己了,隻要自己授意一二,他們敢不乖乖就範嗎?

朝野內外,無非就是李氏和武家,還有一些閑雲野鶴而已,隻要自己肯費心思,到時便是一場滔天的洪水,莫說小小秦少遊,任誰也吃不消。

秦少遊……死定了!

張昌宗抿嘴微微一笑,才道:“有些意思了,楊公實乃金玉良言,六郎吃了這麼大的虧,我這做兄弟的方才方寸大亂,竟是連這個都不曾想明白,有些意思了。”

楊再思莞爾笑道:“某雖是有些點撥,可是到底怎麼做,卻還得看五郎的手段了。”

張昌宗背著手,顯得意氣風發,自信滿滿地道:“這有何難,無非就是拉下麵子而已……”

二人又閑坐了片刻,那楊再思見火候差不多了,自是告辭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