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逆襲之京城風雲! 第二百零五章 極品蘿莉菱仙兒!(2 / 2)

而茶葉采摘之後又要製茶,茶樹生籽之後又要榨油。

這許多的事,千頭萬緒,卻又有得忙了。

不過對於食戶們來說,此時卻足以教他們鬆了口氣,無論是種茶還是種桑,他們都是提心吊膽的,畢竟從來不見人把自家的土地拿去種這些東西,都說今年能換來錢,可這畢竟隻是空頭的許諾,誰曉得是真是假?

可是等茶葉開了枝葉,縣公的莊子裏四處開始收茶葉時,整個孟津頓時沸騰。

一車車的茶葉被人運走,換到手的卻是實打實的錢。

不過……唯一令人遺憾的就是,秦少遊收稅,而且這個稅讓人防不勝防,趙六家有三十畝地,因為土地不好,並不肥沃,所以種的乃是山茶,如今采的茶葉合格的不過是二百多斤而已,比其他幾戶收成差了一些,不過二十文一斤出去,這就是實打實的四貫錢,而趙六還有個媳婦和婆娘,如今都在莊子裏的私坊紡絲和刺繡,在那兒不但包一頓正午的幹飯,還有一百多錢的收益,自己的幾個兒子,一個是負責駕車,專門為莊子運輸,收入卻也不少,此外次子在團結營裏練兵,一人吃飽,全家不餓,這一大家子人,一年下來,隻怕有十一二貫的收入。

這個收入,或許對於城裏做小買賣的人不值一提,可是對於這種平時吃飽喝足便睡大覺的農戶來說,卻是一筆不菲的財富。

而莊子那兒呢,卻並不會把錢給足,因為他們的算法很簡單,那就是二十錢一斤的茶葉,隻給你十五文,其他五文是團結營的賦稅,至於你的婆娘在私坊,本來每月有一百八十文的工錢,可是很抱歉,隻能給一百五十文,另外三分文,是用來養兵的。

這種抽稅之法,真是破天荒,因為朝廷征收的稅賦,其實是最不準確的,縣裏的稅往往是高門代收,高門說多少就是多少,到了縣裏過了一道手,送到了州裏,州裏有要虛報一些,這便是症結的所在,因為這層層的把持,導致了某種程度最大的浪費和克扣,往往一戶人家征去了一百斤糧,可是真正能進朝廷府庫的,怕是三十多斤罷了。

更不必說,那些高門和富戶瞞報的現象,使得真正繳稅的人口,未必超過人丁的三成。

而在這裏,因為所有的經濟活動都與縣公息息相關,無論是你種了茶葉和絲要兜售,無論是你家的婆娘是不是去絲坊或者是刺繡的坊裏做工,又或者是你的兒子去給莊子駕車,或者去莊子裏打鐵煉鐵,你永遠避不開莊子,而莊子則直接采取先行扣稅的法子,再發給你錢,如此一來,任何瞞報都無所遁形。

如此,莊戶們雖也有牢騷和不滿,嫌這莊子要得多了一些,畢竟是二十抽五的稅,可是這種牢騷並沒有繼續發酵,因為大家都知道,若是你不肯為莊子做事,隻怕過的日子會更苦,比起其他莊的莊戶,甚至是比那些擁有較多土地的自由民,其實他們的收入並不算低,日子不但能過得下去,還能過好。

隻是大家都不種糧,這就導致了一個新的問題,那便是手裏雖然有錢,可是再不可能似以前那樣男耕女織、自給自足,原有的生存已經被徹底的打破,而且已經支離破碎,似趙六這樣的人,即便家中一年下來有十幾貫,可終究是要吃飯穿衣,這米從哪裏來,衣服從哪裏來?還有鞋子甚至是勞動的工具又從何而來?

於是乎,孟津縣公秦少遊作為食戶們的貼身小棉襖,很快就找到了解決的辦法。

他在自己的莊子附近開辟了一塊土地,吸引商販們來兜售各種所需,很快,洛陽城的商販便趨之若鶩,為何……這裏可是有上萬戶人啊,更可怕的是,這上萬戶人,幾乎人人手裏都有現錢,他們吃的喝的穿的,消費能力絕不會比洛陽城裏那些中等歲入的人要少,甚至可能還要多一些,許多州府,別看一州有人口數十萬,可這又如何?那兒超過九成五以上的人口,種的是自己的糧,吃的是自己的飯,穿的是自己家納的衣服和鞋帽,可能一輩子,除了買點鹽巴、針線,也絕不可能給商販們貢獻半文錢,所以某種程度,這裏的人的消費能力,可能是那些自給自足人口的十倍甚至是百倍。

這種地方,能不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