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琉璃古鎮(1 / 2)

(注:此文為架空曆史,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哎~新出鍋的包子!熱包子哎!啊,您要五個?好嘞您,拿好慢走!

昨日的布匹您拿去裁了嗎,沒有的話叫我內人給您做件短襖。

老板,老板,哎別光顧著跟別人寒暄了,快給我稱上二斤茭白!

早市上一片熙熙攘攘,包子店的熱氣從街口飄飄蕩蕩,整條古街都跟著熱鬧起來。夏日的山風從鎮子另一麵刮來,竟帶著幾分涼意。賣布的,賣菜的,一團擠作一團,跟串葫蘆似的,隻留下三兩人寬的石板路供人過讓。

春鳳包子店的老板趙春在這裏生活四十多年了,每天清晨他都伴著蟲鳴鳥叫起床,醒麵、揉劑子、剁餡、包包子。灶膛裏的大火呼呼的燒著,老板的小兒子正在一旁興致勃勃的鼓著風箱。話說這趙春是個頂精明的人,整個鎮子沒有他不知道的事情。來往的商客,跑江湖的販子,都愛跟他打聽新鮮事。今天錦繡客棧來了一批走馬的隊伍,趙春心想著,看樣子這隊伍是送的藥材。路過他家門前的時候,他似乎聞到了極香的味道,想來也許是檀香吧。正暗自思忖著,突然堂內進來一位易裝的少女。那姑娘眉眼分明,穿了當地的男裝,頭上係了一個短髻,繞了與青灰色上衣同色的帶子。

老板,聽說你這裏花十文錢就可以打聽山上的事?

趙春回過神來,陪笑道,敢問姑娘您要打聽這山上的哪件事?

二人說的這山上,自然就是琉璃鎮外的墨玉山。此山坐落於古鎮東北方,高聳入雲,常年被白雲霧氣所罩。遠遠望去,竟有幾分仙山之意,凡人自覺不可測也。自古以來,古鎮的人都自覺地與墨玉山保持著距離,他們從不跟墨玉山上的弟子往來,也鮮少有人去那山上作甚麼事情。家裏的小孩子好奇心重,剛走到山腳下就會被相識的人拉回來,仿佛那山裏有什麼神仙聖人,生怕凡人衝撞了去。唯一去那山裏的,也隻有宋家窯的采礦師傅。據說,那山裏有做琉璃用的礦石,礦品是極好的,拿來去燒窯最好不過。采礦師傅們去,也隻是趕在正晌午日頭烈的時辰,五六人等,一個時辰內必然回來。礦石是做輔料用的,並無過多需求,他們也不願在山中多留幾許。

那少女聽趙春叫她姑娘,眉頭一蹙,攜了腰間的玉笛橫在趙春麵門,氣道,你怎知我是姑娘?

趙春一聽,憨笑起來,姑娘莫氣,你生的眉眼分明,身段柔弱,我們鎮上並無男人如你這樣,因此才冒失了。

少女一聽,這賣包子的粗人,竟也能說得出如此文鄒鄒的話來,更覺得他知道墨玉山的事情靠譜。這樣一想,少女便把玉笛放回腰間,從懷裏拿出一串銅錢,扔到了桌上。

那我問你,你可知道這墨玉山果真如你們鎮上傳聞,那山裏野獸草莽,無人能去?還有,這山上真有仙賢聖殿?

姑娘,您先坐,我與你細細說便是。隻是我早上包子店剛開門,你容我半個時辰,早市過了我好來清清楚楚講與你。

少女聽罷,覺得在理,擺擺手叫他去了。她環顧了一眼這包子店,店內似乎異常簡陋。抬頭往橫梁上望去,發現店家的橫梁一邊盡頭處掛了隻布袋。這布袋似乎也有年頭了,落了許多灰。想是這家人的什麼旺財符之類的,便不去再看。店家的小兒子生的機靈乖巧,見姑娘看他,就嬉笑著跑來,叫了一聲阿姐。少女聽得他叫阿姐,便應了一聲,看他手裏拿的一枚圓環,晶晶亮亮。便問道,好孩子,跟我講講,這麼好看的圓環哪裏得來?

店家的小兒子大大方方的把圓環交到她手上,一臉得意,是宋家窯的塗師傅給我的,是燒壞的琉璃。

少女喜出望外,緊接著問,宋家窯是那個古鎮上燒琉璃的古窯是嗎?

是是是,就在這條街的後麵,你走過去,一邊吃包子一邊走,吃兩個就到了哈哈哈。

少女聽罷,眼角一抬,有些許自己都察覺不到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