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叱吒風雲的法蘭西帝國(2)(1 / 3)

“百日王朝”,帝國覆滅

1815年3月1日,拿破侖秘密逃離厄爾巴島,在法國儒昂港登陸。海關衛兵見登陸的是拿破侖,立即向他脫帽致敬。拿破侖以洪亮的聲音向當地士兵發表演說,士兵們熱烈歡呼,並加入了他的行列。3月3日,拿破侖在法國登陸的消息傳到巴黎,波旁王朝政府驚恐萬狀,立即派軍隊前去阻止。但拿破侖所到之處,士兵們聞風而動,紛紛加入,有的指揮官甚至不等拿破侖到來,就把自己的團隊集中起來,高呼“皇帝萬歲”,到前線去迎接拿破侖。

1815年3月20日晚9時,拿破侖在隨從和騎兵的前呼後擁下進入巴黎,重新登上帝位。1815年6月18日,拿破侖於滑鐵盧會戰敗於英國和普魯士聯軍之手。6月22日,拿破侖第二次退位。10月,他被流放到英國在南大西洋中的領地聖赫勒拿島。1821年死在了流放地。

英普法滑鐵盧之戰

滑鐵盧戰役是拿破侖一世人生中的最後一戰。於1815年6月18日,法軍與英普軍在比利時小鎮滑鐵盧展開決戰。由於種種原因,英普軍獲得了決定性勝利。這次戰役結束了拿破侖帝國。

表麵的勝利

拿破侖帝國雖然前後多次打敗了反法同盟,但是,它的強盛是表麵的,它麵臨著種種不可調和的矛盾。拿破侖從占領區掠奪大量財富運回法國,實行以戰養戰的政策,大部分軍費和軍用物資都從占領區收取,迫使當地居民充當炮灰,這就激化了法國同這些被占領區人民的矛盾。

從1808年起,歐洲被壓迫民族掀起了反拿破侖帝國的民族解放運動。西、葡人民頑強的遊擊戰爭牽製住了拿破侖20萬精銳部隊。德意誌地區和意大利半島起義活動空前高漲,沉重地打擊了拿破侖的統治。在《提爾西特和約》中蒙受屈辱的普魯士,通過資本主義性質的改革,國力迅速增強。所有這些反抗運動都是拿破侖無法遏製的。

由盛到衰的轉折點

無休止的對外戰爭也給法國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1800~1813年,拿破侖征兵達150萬人,致使田園荒蕪,農業凋敝,這激起了農民的強烈不滿。大陸封鎖政策的失敗,又使得法國原料缺乏、工廠停產、工人失業、市場萎縮,嚴重地損害了法國資產階級的利益。拿破侖在國內的威望日益下降,帝國的統治發生了危機。但是,迷信強權的拿破侖仍然一意孤行,他決定遠征與大陸體係作對的俄國,以新的對外征服來鞏固自己的統治。

1812年9月,拿破侖大軍長驅直入,開進莫斯科,但得到的卻是一座空城。一個月後,他被迫下令撤軍。撤退途中,拿破侖軍隊不斷遭到俄國正規軍和遊擊隊的襲擊,加上饑餓和嚴寒的威脅,損失慘重。到了退出俄領土時,原有的70萬大軍隻剩5萬餘人。遠征俄國戰爭的失敗,是帝國由盛到衰的轉折點。

俄沙皇也想徹底殲滅拿破侖,於是1813年2月,俄國與普魯士結盟,英國、西班牙、葡萄牙、瑞典和奧地利相繼也加入到行列中,範圍更廣的反法第六次聯盟結成。麵對這樣巨大的變局,拿破侖迅速組建新軍,做好對反法同盟作戰的準備。

強大的對手

拿破侖意識到如果聯軍幾大軍團會合一處,後果就不堪設想。他根據比利時聯軍戰線分布過長的情況,決定采取主動進攻、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6月12日,拿破侖進至比利時,對駐守在利尼附近的英普聯軍實施突然襲擊,普軍大敗。17日,拿破侖錯誤地讓軍隊休息了一天,並決定18日同英軍元帥惠靈頓指揮的英荷聯軍在滑鐵盧展開大決戰。而惠靈頓指揮的英軍早已修了堅固的工事,等待拿破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