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南北朝(21)(1 / 3)

十二月丙戌日,白天太白星出現。辛卯日,皇太子到太學,講《孝經》,戊戌日,講完。己醜日,祭奠先師孔子,祭禮結束後,奏金石之樂,設宴款待王公大臣。國遣使者獻地方特產。這一年,蕭巋死,兒子蕭琮繼位。

至德四年春正月甲寅日,頒布詔書說:“傳說堯時曾設鼓於庭上,使民擊之以進諫。禹設倡言官以鼓勵百姓進善言,向各種人征求意見。諫鼓長期放置堂前,詢問隱逸、查閱典籍,這是治國的根本,帝王的當務之急。我寡德無才,登基繼位,不懂得如何謙虛,日夜掛懷,事務眾多,聽聞不夠廣達。現想要聽取正直敢言之人的諫言,並采納他們所提供的計謀。王公以下的諸官吏,每個人都盡其所知提出建議,並向那些管理倉庫之人,以至輿皂小吏征詢諫言,有一技之長的人,片言隻語可用的,我都將親自聽取,留意觀察,恭候具有開啟作用的治國之言。”中權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鄱陽王伯山進稱為鎮衛將軍,中衛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豫章王叔英進稱為驃騎大將軍,鎮左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長沙王叔堅進稱為中軍大將軍,安南將軍晉安王伯恭進稱為鎮右將軍,翊右將軍宜都王叔明進稱為安右將軍。

二月丙戌日,授鎮右將軍晉安王伯恭特進頭銜。丙申日,立皇弟叔謨為巴東王,叔顯為臨江王,叔坦為新會王,叔隆為新寧王。

夏五月丁巳日,立皇子陳莊為會稽王。

秋九日甲午日,皇帝駕臨玄武湖,檢閱陳列的戰艦船隻,並設宴款待群臣,即興賦詩。戊戌日,任命鎮衛將軍、開府義同三司鄱陽王伯山為東揚州刺史,智武將軍嶽陽王叔慎為丹陽尹。丁未日,百濟國派遣使臣獻上地方特產。

冬十月癸亥日,尚書仆射江總升為尚書令,吏部尚書謝伷升為尚書仆射。

十一月己卯日,頒布詔書說:“隻有刑法才能製止暴行,隻有品德高尚才能成就事業,天、地、人都是國家的依靠,任何君王無法更改。然而世界上很少人敢於頂撞君王直言勸諫。渭橋驚馬,聽不到在朝庭上和皇帝據理力爭的議論,桃林放牛,看不到提出此種意見的人。雖然剽悍輕侮的人,應受到刑法製裁,愚蠢笨拙的人,應該寬免,但政治不賢明,官吏不睿智,想不用刑罰,又怎能做到?為此我日夜憂心,背靠著繡花屏風歎息。如今日月合璧、五星連珠,律當黃鍾大呂,和氣萌生,冬季恰過了一半,正是獻履迎福之時,借此時機寬恕罪過,也許能得到大治。可以大赦全國犯人。”

禎明元年春正月丙子日,安前將軍衡陽王伯信進稱為鎮前將軍,授以安東將軍、吳興太守廬陵王伯仁特進頭銜,任命智武將軍、丹陽尹嶽陽王叔慎為湘州刺史,仁武將軍儀陽王叔達為丹陽尹。戊寅日,頒布詔書說:“柏皇與大庭皇帝,往日時使質樸敦厚之風興盛,而姬王、嬴後,生於浮薄風俗興盛的末世,法令依然鑄於刑鼎,教化就行不通,禮儀一經違背,奸佞禍亂就猖狂。為什麼那種質樸敦厚之風一去不複返,而浮華輕薄之風卻日益興盛呢?我統治這個國家,時刻關心著救民於水火之中,屢次試圖恢複天綱,阻止幽、並、涼三州的侵擾,但黎民百姓,終於還是遭受各種刑罰。這是因為我才德寡薄,還是因為法令增加?為此應安慰我憂鬱之心,同情我悲傷之意。現在三元各都就序,萬國前來朝拜,初春獻來靈芝,歲末凝成玉露,從春天開始發布命令,依靠上天布施恩德,想在全國更新政治。可大赦全國犯人,改年號至德五年為禎明元年。”乙未日,發生地震。癸卯日,任命鎮前將軍衡陽王伯信為鎮南將軍、西衡州刺史。

二月丁未日,特進、鎮右將軍晉安王伯恭進稱中衛將軍,中書令建安王叔卿升為中書監。丁卯日,頒布詔書,命令從至德元年以來拖久望訂租調未交的,一律免除。

秋八月癸卯日,老人星出現。丁未日,任命車騎將軍蕭摩訶為驃騎將軍。

九月乙亥日,任命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豫章王叔英為驃騎大將軍。庚寅日,蕭琮所任命的尚書令、太傅安平王蕭嚴,中軍將軍、荊州刺史義興王蕭,派遣他們的都官尚書沈君公,前去向荊州刺史陳紀請求投降。辛卯日,蕭嚴等率領文武百官,男女百姓十萬餘口渡江。甲午日,大赦全國犯人。

冬十一月乙亥日,將揚州的吳郡改設為吳州,將錢塘縣改設為錢塘郡,錢塘郡歸屬吳州管轄。丙子日,任命蕭嚴為平東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東揚州刺史,蕭為安東將軍、吳州刺史。丁亥日,任命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豫章王叔英兼任司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