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質疑孔聖人(1 / 3)

炎日,三伏。

東南國,東部山脈,桃花鎮。

桃花鎮一座鎮,依山傍水,人口千人,據傳已有千年曆史。

鎮中人多樸素勤勞,日出而做,日落而息,代代生息。猶如如古人口中的世外桃源,遠離紛爭,不問世俗。

不過鎮的寧靜,卻是在五年前被打破。因為五年前,有一外來家族遷徙於此,將族根定在這裏,也給鎮帶來了一些變化。

遷徙家族姓布,自稱布氏後人,據世代經商,是東南國一大族,底蘊極厚,富可敵國,因躲避災難落根在此。

不過對於這外來一族,五年相處,桃花鎮民已是接納,並不排斥,卻是又愛與恨。

愛,是因為布族底蘊雄厚,時常救濟災民,免費贈衣、贈食,行善積德。是鎮善,深得全鎮民愛戴。

恨,是因為布族有一獨子,即布府少爺,經常在鎮幹出一些人神共憤之事。

而且至今桃花鎮還流傳著,布族少爺的三句傳世名言。

第一句:我交朋友不管有錢沒錢,反正都沒有我有錢。

第二句:我爹娘賺的錢已經足夠我花十輩子,我要再不敗家,豈不是埋沒了二老賺錢的才華?

第三句:誰書生百無一用?誰這世界是武者下?我布動武就偏偏要以文載道,名震下!

如此三句,震撼全鎮,流傳今日,也引起無數的笑話。

……

鎮中心,便是布府地址,格局並不金碧輝煌,都是青石磚瓦修建,簡樸自然,卻給人一種大隱於市的感覺。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稍時,一串少年的讀書聲從府內傳出,聲音洪亮,振振有詞。

穿牆望之,可以看到布府的一間庭院中,正端正坐著一位少年。

看少年樣貌,正是誌學之年,十五六歲。臉上稚氣未退,模樣不上英俊,卻也算得上清秀。是那種讓人看一眼,就眼前一亮,極為舒服的感覺。

再看少年衣著,錦衣華服,金冠玉靴,腰掛一枚銅錢幣,一看就是大戶人家。雖然才十五歲,身形已經完全長開,看背影也算得上玉樹臨風。

此時,少年正手持一本古書,一臉津津有味的朗讀,看架勢像是一位文人書生。

“哎,黃金屋我已是不稀罕,可這顏如到底何時才能出現?”

“想我布動武一歲識字,三歲練筆,五歲出詩。至今十五載,也算的上熟讀聖賢書,學富五車,可為何從來沒在書中見到顏如玉出現?”

“看來古人之話,有時也不可信,不可全信啊……”

少年朗誦古人詞,搖頭晃腦,盡顯才氣。在讀到剛才那番句子忽然停住,竟是在點評古人詩詞,質疑古人謊。

幸虧四下無人,這般點評,要是被留下這些經典詩句的聖賢先人聽到,非氣得從地下爬出來不可,冠其大逆不道之罪。

少年姓布,名動武,全稱布動武,乃是布府獨子。至於少年為何被取這名字,還有一則故事。

布動武所在的這個世界名為東玄世界,崇尚習武,乃是一個武者至尊,弱肉強食的的武道世界。

其父母為少年取名,更是請了世外高人,翻閱生辰八字,夜觀星,最終決定這個名字。就是希望其能習武強身,學的一身強武術,光宗耀祖,守護布族。

為此,少年的父母,還重金請來數位武道宗師,共同傳授其武學。可謂斥巨資,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少年成為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