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子(1 / 1)

荊國曆三百二十年,傳國至寶《聖約》一書傳給宰相王煥。

對於一國之中的寶書被王煥得到,千秋國第十七代千秋帝王千流帝的本意是好的,可是人心難測。

此等治國寶書若要被君子得之,更加為本國增添一名良臣。

可是,若是被那些肖小之輩得之,隻能為國家帶來無數災禍。

荊國,前約末代帝王千流帝,可謂是一個有思想的皇帝。

傳聖約是為了增強國家人才,可是在當時的治下有一位預言家。

此人位高權重,野心勃勃,名為王煥。

王煥此人極為有政治野心,在當時荊國,國力昌盛,百姓安居樂業,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直到王煥三十八歲之時,夜觀天象,發現北鬥星有虛影出現,右邊的七星明亮璀璨,左邊的七星黯淡無光。

王煥將這一消息告知千流帝,千流帝命謀士來解惑這一星象,可是朝堂上下竟然無人能解。

王煥有心賣弄,本已知曉答案,把此異象告知千流帝,卻不告知這異象是何意義,故而,千流帝最終因無人能解而憂心忡忡了半個月之多。

千流帝日見憔悴,王煥感覺火候已到,便將答案告知千流帝。

當千流帝得知未來有一場長達七年之久的******會麵臨荊國之中,心中更是憂慮。

對於王煥的預言術,荊國內極其富有盛名,就連先帝千霄帝都深信不疑。

千流帝深知王煥的預言準確無比,故而讓國中的謀士采取策略。

可是麵對如此天災,人能想出什麼良策,最終無人能勝任此重任。

卻不料王煥微微一笑,一副胸有成竹之狀站出來說道:“陛下,我夜觀天象,發現有七顆星璀璨奪目,另外七顆星黯淡無光,這預示著有七年豐收之年,七年過後才是饑荒之年,如此一來,我們大可在豐收之年大量的囤糧,以防饑荒之年的災荒。”

千流帝心係天下百姓安危,得知王煥此計,當下大喜。

於是將王煥提升為當朝宰相,賜下帝國第一至寶《聖約》和紫金冠冕,由皇叔千雲王牽良駒赤雪馬,馱著王煥饒帝都行走三圈,以示榮耀。

從此王煥風頭一時無兩,天下百姓都以王煥為尊,反倒是千流帝身為一國之君,卻變得默默無聞了。

自王煥得到聖約寶書,苦心鑽研,將書中的人文曆史,軍事策略以及治國之道盡數掌握之後,時間已經過去了十四年之久。

在這十四年裏,天下還真如同王煥所言,七年豐收之年,七年饑荒之年。

在饑荒之年中,國家因為大量的囤積了許多糧食,不但國中安然度過災荒,甚至也供應了外部一些糧食。

十四年之後,王煥不但在朝中的勢力已經根深蒂固,黨羽眾多,甚至就是在民間中,威望也遠超千流帝本人。

然則,千流帝已經年老體衰,無力於政事,所以把所有權利都給了王煥來執政,好輔佐新帝千幻。

千幻帝九歲登基,因年幼無知,自千流帝駕崩之後,王煥狼子野心,最終得以篡位成功,則千幻帝隻能被朝中的幾個忠實臣將護送逃離,到了今日南域的九靈山。

王煥稱帝,建登天塔,築萬星閣,從此人力,物力,財力所需加大,不斷增加賦稅。

於是天下百姓遭殃,故而造成了國中義軍猶如雨後春筍,湧現大地。

北海妖魔常居北海幽暗森林,相比荊國豐盛廣茂國土簡直相差甚遠,因此北海妖魔與西域蠱毒部族達成協議,大舉入侵荊國。

從此長達十年的混亂開始蔓延荊國中。

直到曾經九歲的千幻帝招攬舊部,四方征集良將,最後組建了一支百萬大軍,奔赴戰場。

這百萬大軍主要由當時的四大戰將所統領。

分別是雲天戰將,海星戰將,淩飛戰將和最後一個羽坤戰將。

這四人中,尤其是雲天戰將,不論是武力還是計謀都是屬於天下少有,後來的聖約後部分就是此人所著,名為後約。

當千幻帝重新掌控荊國之時,因著聖約後部分的出現,故而在史上被稱為今國。

後來的千幻帝能夠成功奪得荊國河山,靠的就是聖約後部分的後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