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4月,奉天北關皮業工人,因收入過低,聯絡罷工,要求增加工資,一在遭受業主以強硬手段對付後,工人為使罷工勝利,“由同業定處罰條若幹,通告遵守,有犯者即照處罰。於昨日在大北門裏福合園×席,每家出人一名,以示同盟雲。”(《盛京時報》1919年5月9日)
奉天的工人罷工引起北洋政府的重視,他們命令奉天當局關注這一事件。1919年4月《盛京時報》的一篇報道記載北洋政府內務部對奉天省公署的訓令:“直魯兩省工人每年春季經過奉天赴北滿及俄屬沿海州工作者,為數甚夥。惟際此過激思想傳播之時,該工人等又均缺乏教育,誠恐被過激黨蠱惑,致釀風潮。務於該省工人來往過境時派人嚴查,如有去路不明、形跡可疑者,立即扣留嚴訊,以防意外。”
1920年3月,日本國內受第一次世界大戰影響,發生經濟恐慌。這種恐慌於當年的5月就波及到奉天的日資企業,日資企業倒閉、減資情況陸續出現。一些日資企業為了避免倒閉,采取降低工資、裁員、歇業等辦法將其損失轉嫁給工人。這期間,奉係軍閥連年征戰,浩大的軍費開支也使奉天貨幣貶值,物價不斷上漲。產業工人在這種環境下生存更加困難。為了擺脫困境,爭取自身權利,奉天工人的罷工鬥爭同初時零星的、孤立的罷工鬥爭相比,有了較大變化。這時有組織、有計劃的罷工鬥爭開始出現,其中較有影響的一次就是1921年日商企業中中國工人為增加工資所組織的聯合罷工鬥爭。
1921年6月,奉天鐵西工業區日資及私營窯業工人為了提高待遇,開始組織串聯,並印發傳單號召工人聯合起來與資本家作鬥爭。19日,1500名日資窯業會社及私營磚窯的工人聯合舉行罷工鬥爭,要求資方增加計件工資,經過4天的鬥爭,資方同意工人增加工資的條件後,工人於23日複工,這次罷工的勝利,為其他行業的工人帶來希望。與這次奉天日商企業工人罷工的同時,大連一些日商企業工人也同時響應。《上海日報》1921年6月23日l登載了這次罷工的消息:“南滿鐵道西奉天窯業會社,大陸窯業滿洲窯業大連建材會社,朝日煉瓦工場,鬆茂工業部土地建物株式會社,奉天窯業公益煉瓦場等各窯之會工,約計3000餘人,日前發生要求增加工資問題,密議既定,突於12日晨實行同盟罷工。向各該窯主要求增加工資,每坯1分,上等者增工資3元,下等者1元,否則決不開工。各窯廠以去歲受建築停頓之影響,或者停工或者虧累,至今春才得複蘇之機會,工人之要求,各工廠終無具體的表示雲。示無力應付,故迄至今日。”
1924年5月,滿蒙毛織株式會社的工人,在張文閣等領導組織的罷工委員會領導下,堅持罷工40餘天,最後在社會的同情支持下取得勝利。同年5月19日,奉天製麻株式會社工人舉行罷工,由來廠不長時間的南方工人吳永和等組織領導,為了使罷工取得勝利,罷工領導者還組織工人糾察隊勸阻那些想複工的工人,這次罷工最後也取得勝利。1924年5月21日,奉天南滿製糖株式會社130名工人怠工,30日舉行罷工。
日商企業中中國工人的罷工鬥爭,代表著沈陽工人運動的初始階段。這一時期的鬥爭特點是,由無組織的零星、孤立罷工向有組織、宣傳及串聯性發展,罷工勝利的幾率比以前多起來。但是,這一階段的罷工鬥爭還是以經濟利益為主,尚未涉及爭取自身政治權利。
閻寶航籌建“星期三會”
閻寶航,字玉衡。1895年4月6日出生於遼寧省海城縣小高麗房村一貧苦農民家。1913年考入奉天兩級師範學堂,1918年春,畢業實習之暇,常去附近(大南門裏)奉天基督教青年會看書看報,聽介紹西方文化科學知識的講座等。1918年夏,閻寶航從奉天兩級師範學堂畢業,受聘於奉天基督教青年會,任學生部幹事。
奉天基督教青年會成立於1912年,它是以青年人為對象的宗教宣傳兼文化教育場所,本質同基督教會一樣,都是帝國主義對殖民地人民實行文化侵略,搞思想意識滲透的工具,以達到武裝侵略所達不到的目的。正如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美國伊裏諾大學校長詹姆士給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備忘錄中所提的:“為了擴張精神上的影響而花一些錢,即使隻從物質意義上說,也能夠比用別的方法收獲得多。商業追隨精神上的支配,是比追隨軍旗更為可靠得多。”西方傳教士、教會鑒於中國人民反帝精神不可侮,便著重文化方麵的活動,其目的是為了對中國擴張精神上的影響,從而獲得對中國精神上的支配。然而,隨著閻寶航等人的到來,奉天基督教青年會的性質逐漸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