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十四年,冬!
寒風呼嘯之時,江南一帶哀鴻遍野。
那些門閥、士族,能廠衛大量抄家,但是牽連卻是非常大,作坊、工廠停工,經濟秩序幾乎麵臨崩潰。
江南一帶城鎮化是大明全國最高的地方,大量的工人都是靠手工業生存的。而這些工人,又是在這些門閥、士族所高度壟斷的經濟體係下生存的。這些門閥、士族一被抄家,那些作坊、工廠,以及各種生存活動的資金都被封存、凍結,江南一帶的經濟直接就癱瘓了。
一些還沒被抄家的既得利益群體,看到這樣的亂局,頓時十分慶幸。看來這抄家是不能繼續下去了吧!
可讓人震驚的是,抄家還在持續。
抄了一家門閥,下麵就像是拔蘿卜一般牽扯出一大片爪牙,天南地北的到處都是,廠衛滿大街的到處抓人,很多中小商人都被抓了,牽扯就更大了。
“狗皇帝這是要逆天!?”
無數工人下崗失業,這要繼續抄下去,說不定就要演變成真正的民變了。那些門閥士族在江南可謂是根深蒂固,憑借的就是對各個領域的深入滲透。
紫禁城內,朱由校收到了一封電報,是田爾耕從南京發來的。
“陛下,在這樣下去,江南必將陷入混亂,抄家是否先緩一緩?”內閣首輔沈潅對朱由校建說道。
“不破不立,繼續抄。馬上調集糧食運入江南,在各城鎮開倉放糧。”朱由校心下一狠,決定血拚到底。
他要將江南一帶的既得利益群體一網打盡。
“再則,中央銀行立即放款給中小工商從業者,讓他們盡快恢複工商業生產。同時盡快將查抄資產進行處理,一些作坊、工廠,盡快重新恢複生產。”朱由校,“另外再大量招募工人,修建水利、道路。”
“同時,輿論機器給朕全力開動。”
一道道命令下達了下去,朱由校建立的新行政體係,這時候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命令剛剛下達,就以最快的效率執行了下去。
在糧食方麵,大明糧食戰略儲備倉庫直接開啟,用火車直接運往淮河一線,然後轉船運渡江南下。
同時南洋、中南半島此前運往江南的糧食,也都集中了起來。
而那些門閥、士族,以及各個被查抄的商人所擁有的糧食,也被統一調度。
天啟十四年十二月初三,江南各地開倉賑濟。大量的粥棚在各城鎮開設了起來,粥棚發放的都是濃粥,而不是稀粥。
大量下崗工人,原本很都有錢都沒地方買糧食。因為很多糧鋪都被封了,很多糧商也被抓了。
很多工人都已經快餓瘋了,聽說官府開粥棚,頓時跑去領粥。
這次開倉賑濟,目的就是餓不死人。
隻要人還能活下去,就不會引發大規模民變。與此同時,民政局開始收容那些在街頭上露宿的百姓。
隻要人不餓死,不凍死,一切都好說。
大量的糧食運抵江南,糧鋪率先解封開業。一場饑荒和民變,很快就被遏製住了。同時中央軍分駐更地維持治安,江南一帶治安本身就好,這裏的百姓非常守法,一個城鎮隻要駐紮個幾十人就可以維持秩序了。
與此同時,大明中央銀行開始向江南的中小工商從業者大量發放貸款,隻要有東西抵押,就是全額放款,利息超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