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此次朱由校高舉反腐牌專門打擊東林黨,盡管讓人挑不出毛病,但已經很針對了。若是繼續針對下去,那就做過頭了。
周起元這樣的小嘍囉,留著也好。反正翻不了天,留著也能給那些齊楚浙宣黨馬仔一些壓力,免得這些家夥得意忘形,開始挖皇帝的牆角。
顯然每天早朝,大多的玩意,都是政治攻訐,今天的早朝也以攻訐成為開場。接下來倒是開始議論起正事了,沈潅向朱由校稟報了一番驛站改革的成效。
這幾個月下來,內閣對驛站的改革一直在持續。從中央派遣了專員下基層監督,加上驛卒待遇的提高,還有懲罰措施的出台。全國幾千個驛站的亂象迅速得到了改善,首先是‘快遞’銳減。
除了官府的奏章,廠衛的情報,以及皇家資本的商品情報傳遞,民間商人被迅速排除在XX裏加急業務之外。
同時規範了長途客運業務,並正式推出了寄件業務。此時推出的寄件業務,相當於後世的普通寄件,並非是快遞級別。
“改革完成後僅一月有餘,全國驛站收入就已超過支出,並盈餘1萬2000元。”沈潅彙報道。
“做得不錯,但不能鬆懈。”朱由校滿意得點了點頭,驛站改革能這麼快取得成效,卻是讓人感到滿意。而驛站的盈利,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畢竟驛站係統在大明獨此一份,而大明又是一個商品經濟泛濫的大環境,這麼好的資源無法產生盈利,簡直說不過去。
“是,皇上。”
“對了,紅薯推廣執行得如何?”朱由校對沈潅問道。
“各省已經下發試種補貼,每畝補貼100文,一共推廣種植200萬畝,一共支出40萬元。”沈潅彙報道。
“好,內閣要派人去地方核實。”朱由校花了40萬元做紅薯推廣,補貼款能有多少到農民手上?誰也不知道,貪汙是肯定免不了的。
但是貪汙也無所謂,正好借題發揮,摘了他們的烏紗帽,不過這顯然是不能明說的,朝堂上人多嘴雜,一說要嚴懲,下麵的老虎、蒼蠅很快就會收到消息。隻說要核查,下麵未必會當回事,以為可以糊弄了事。
但是紅薯推廣的麵積,以及補貼款都寫明了的,要核查還不容易?頂多多跑點腿,在紅薯采收之前把數據核實出來就行了。
這次推廣,基本上全國除了福建等紅薯已經比較普及的省份外,其他省份每個州縣都攤牌了推廣指標。
全國所有州縣,都將種上一點紅薯。盡管200萬畝看起來很多,然而分到各州縣,也就是還不到一千畝的數量。
為了防止推廣過程中,老百姓不理解而引發民變。因此實施試種補貼,同時官府不得強製要求農戶種植紅薯麵積超過半畝。農戶自發要多種也行,但不算入驗收。內閣還給各州縣的主政官員下發了種植紅薯的插畫農書,農書沒有些得太繁瑣,隻有十幾頁而已,交代了一下種植的概要技術,免得下麵的官員看得頭昏腦熱。
如此遍地開花之下,相信明年全國各地就有農民自發種植紅薯了。而每個農戶種植麵積超過半畝不計入考評,則避免了地方官員粗暴推廣下釀成民變。官府要是進行粗暴推廣,也不會要求農戶種植紅薯超過半畝的麵積,農戶就算不願意,加上多多少少,都會拿到一點試種補貼,也不會揭竿而起。
此時已經是四月份了,全國各省州縣官員陸續上報達標,接下來就是驗收的環節了。顯然這次朝廷驗收,除了要驗收畝數外,還要查驗補貼款是否發放到了農戶手上。
在朱由校和沈潅的問答之中,早朝就結束了。東林黨幾乎插不上嘴,沈潅顯然已經徹底成為了他們眼中的‘蔡京’。
早朝結束後,朱由校便起駕出宮,前往勞改局。
勞改局裏還有一群東林黨大佬呢!是時候去看看他們了。皇帝車駕從街上行駛而過,路邊的百姓見了,紛紛跪拜了下來。也有不跪的,但無人責問。那些跪下叩拜的百姓,都是自發性的。
大部分百姓看到皇帝的車架,都跪下大呼萬歲。
經過一番宣傳,以及一番實際的利益下去,北直隸的老百姓都對朱由校高歌唱誦,名聲好得不行。
‘論收買民心’,顯然朱由校已經逐漸變成了‘專家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