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俸祿改革(1 / 2)

皇極門,這天早上再次召開了早朝。

“萬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

群臣叩拜過後,一個個站起身,朝堂之上的官員麵孔已經變了不少,一群東林黨高層全部被革職問罪,或者逮捕審查。

所有官員都發現,這次早朝皇帝在殿內燒起了炭爐,這些進貢木炭全是紅羅炭,一個個烏黑發亮,燒起來無煙無味,火力持久。

之前早朝,皇帝可不給他們上炭爐,不少官員一個個手腳凍得發僵。這次皇帝卻是開體恤臣工了,不僅上了炭爐,還搬來了椅子,給那些上了年紀的官員賜座。

此前早朝朱由校根本就沒辦法和這些官員正經商討政務,雙方關係很僵硬,這次朝堂之上已經有了朱由校自己扶持的政治勢力,自然是要好好的做事。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臣有本啟奏。”吏部尚書王紹徽出列,躬身道。

“準。”

“啟稟皇上,內閣、六部如今空缺嚴重,當立即推舉補缺,以保證政務正常運轉。”王紹徽說道。

“準。”

“蛇無頭不行,當先推舉東閣空缺。臣推舉東閣大學士沈潅為東閣首席大學士。”王紹徽賣力的表現著,這內閣首輔誰來當,皇帝早就內定好了,現在推舉不過是走個形式而已。

當然皇帝也可以不走推舉的路線,可以自己獨斷專行進行任命,當初方從哲就是被萬曆皇帝親自任命,其他黨派自然不樂意,萬曆皇帝幹脆把內閣裏麵的人都撤了,結果內閣之中隻有方從哲一人,一當就是六年。

所以方從哲是皇家的老牌臣工,香火之情自然不是其他官員能比的。

既然朝堂之上已經扶持了一批政治勢力,朱由校自然不需要用什麼蠻力。

“臣附議。”

“臣附議。”

這時候一群‘閹黨’官員都出來附議,其他東林黨官員一個個戰戰兢兢,根本不敢出來觸皇帝的黴頭。

短短不到一個月,東林黨已經折損了六十多名官員,全被牽連三族,誰都看得出來,皇帝是對東林黨有意見。

反腐就反腐吧!為毛隻死盯著東林黨?那些齊楚浙宣黨就幹淨了?

皇帝用冠冕堂皇的理由來整東林黨,這群東林黨除了散布謠言之外也沒有什麼其他辦法了。

隻可惜這招在北方不太管用了,特別是在北直隸地區。反倒是讓皇帝把東林黨的名聲給徹底搞臭了。

當前東林黨也就是在南方地區還占據上風,散布的謠言還是蠱惑了不少無知群眾。而那些商人、權貴確實知道真相的,但是皇帝損害了他們的利益,自然眾口同聲的把朱由校宣傳成了昏君。

隻是南方各省顯然亂不起來,朱由校並不是很在意。北方不要亂了就行,北方一旦亂了,大明就完蛋了。

自古皇帝不過江,南方不善戰爭是事實,隻有萬眾一心,以及生產力超出很多的時候,南方才能和北方抗衡,例如宋代。

南方被士族、財閥掌控,已經是處於一種高度自治的狀態。後世一些人整天喊著明末隻能把北方丟給流賊和野豬皮,然後遷都南方。要是這樣,北方上億百姓怎麼辦?而且北方的人口和基礎都丟給流賊和野豬皮,別人把資源整合一下,還不兩下把人心混亂的南方打爆啊?

朱由校當前的目標,主要還是維持北方的穩定,並整合資源。南方既然已經高度自治,暫時也就隻能收點稅,全麵征收商稅是不太現實的。北方隻要能穩定,不讓流賊和野豬皮獲得人口,流賊和野豬皮根本不足為慮。

南方畢竟曆來求財不求官,軍事威脅很小,隻要保障自己不被陰死了就行,至於造謠什麼的,愛怎麼造謠怎麼造謠。等北方收拾清楚了,自然可以調轉兵鋒對付南方士族和財閥。

另外南方百姓現在起碼餓不死,並不需要那麼迫切的去拯救。

以至於當前東林黨在京師,已經變成了人人喊打的大反派,這次早朝見一群‘閹黨’也人多勢眾的樣子,跳出來顯然意義不大,隻好繼續默默站樁。

“準。”

“臣沈潅叩謝皇上。” 沈潅神色中有些興奮,東閣首席大學士,就是宰相啊!絕對是仕途的巔峰。

隻要登頂,便是一生之中極大的成就。

“臣推舉崔呈秀為戶部尚書……”

“臣附議”

“臣附議”

“準。”

“臣推舉……”

“準。”

“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