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沈?偟囊巴?(1 / 2)

“打倒東林黨,嚴懲葉向高!”

“打倒東林黨,嚴懲葉向高!”

隨著一聲聲的呼喊,一群群義憤填膺的工人走上街頭,手上高舉各種橫幅、旗幟,上麵寫著各種標語。

這些玩意也不知道是誰準備的,抗議隊伍集結後,就手手相傳,莫名其妙的就接到這些東西。

很顯然,這是一場有組織有預謀的活動,並非是什麼偶然發生的事件。

情緒洶湧的工人,一路來到了葉向高的府邸前,頓時造成了交通堵塞。這條街位於西苑附近,住著的基本上都是達官貴人。其中自然不少都是東林黨,一個個都被嚇得麵無人色。

特別是那些東林黨官員,而首當其衝的葉向高,更是嚇得渾身發抖。

葉向高手裏拿著今天剛發行的《大明日報》,突然一切都明白了,原來昨天朝堂之上,皇帝又給他們挖了一個大坑,心中又一寒。

“不行,不能再這麼下去了。快給我準備筆墨紙硯,老夫要辭官。”葉向高突然明白,此時的皇帝手段之高明,花樣之繁多,思維之跳脫,完全不是他能對付得了得。這要是再不跑,估計小命不保。

就在西苑這片區域不遠處的方府,方從哲搬了一把椅子坐在院子前,曬著暖洋洋的太陽,手裏拿著《大明日報》十分悠閑的看了起來。

當了多年內閣首輔的方從哲,此時非常享受這樣的生活,不用每天忙著處理政務,不用管那麼多紛紛擾擾,可以安然的靜觀時局之變。

“老爺,這可怎麼辦啊!外麵到處都是民亂,下人連出去買菜都難,這萬一要是亂起來可怎麼辦啊!”方從哲的夫人一臉擔憂的在邊上走來走去。

“慌什麼,大不了不吃醃菜便是。這外麵的百姓是亂中有序,能出什麼亂子。用不了多久,天子就會出來處理的。”方從哲淡定的說道,心裏十分佩服朱由校的手段。

“老爺,沈大人來了。”下人這時稟告道。

“讓他在書房等我。”方從哲站了起來,是內閣大學士沈潅前來拜訪,不一會方從哲也進了書房。沈潅拜見一番,然後將朝堂的情況,向方從哲進行了一番陳述。

“老師,此次皇上恐怕是……” 沈潅沉吟道。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這朝堂爭鬥亦是如此。誰懂得造勢、借勢,誰便是最後的贏家。這次皇上是要借百姓的勢,東林黨不死也得脫層皮。”方從哲笑了笑。

“是了,皇上明擺著是要對東林黨下手,若此時再有民意要求,皇帝隻需順水推舟,東林黨就得灰飛煙滅不可。” 沈潅有些興奮得說道,一旦上升到了民意這個高度,就是隨便怎麼上綱上線都可以了。

“老師,東林黨若是敗亡,恐怕格局又將大有改變,然而黨爭恐怕並不會完全消失。” 沈潅說道,“時間一長,黨派還會重現。”

“黨爭並不要緊,要是下麵百官肯做事,不是成天打嘴炮也無妨。大明最主要的問題還是財政吃緊,但是以皇上的斂財手段,即便是神宗皇帝與之相比也是黯然失色。而且皇上自登基以來便目標明確,如今已經取得了極大的成果。否則皇上也拿不出上千萬銀元來收拾民心了。”方從哲說道:“日後大明的財政,顯然還會繼續改善。隻要朝廷有錢,再用對地方,便可長治久安了。你若是想當首輔,先得弄明白,大明哪裏是最需要花錢的,才能得聖上垂青,否則即便上去了也坐不穩。”

“還請老師教導。” 沈潅連忙請教道,方從哲獨相六年,對大明的問題絕對是最為清楚的。

“嗬嗬!我大明最為嚴重的問題,一是百姓動蕩不安,二是禮法敗壞。北方百姓動蕩不安,乃是一鞭法施行之後,底層秩序崩潰又無人組建新秩序,以至於水利年久失修。應對的辦法也很簡單,隻需推行保甲製,重新建立秩序便可。”方從哲也未私藏,而是將這些年思考出的治理策略告訴了沈潅,“保甲製推行下去之後,北方亂局自可大為好轉,可以通過每年的徭役,重新對水利進行修繕。”

“至於禮法敗壞的問題,無非就是富者阡陌連綿、窮者身無立錐之地而致民間笑貧不笑娼。這個問題皇上倒是自有策略,通過壟斷商業,使得富者無非繼續從百姓身上賺到大筆錢財,內帑增加收入便可改善民生,並對底層百姓進行保障。”方從哲分析道:“這樣的決策持續下去,底層百姓日子能夠安穩,禮法自可恢複。”

“學生受教。”沈潅躬身道。

方從哲的見解還是很準確的,禮法敗壞的原因,無法就是貧富差距過大,以至於普通百姓遵循禮法的模式進行生活,已經無法很好的維持下去的時候,禮法自然會被摒棄。例如年輕人要想組建一個幸福、穩定得家庭,首先要有一個房子,還要出得起禮金什麼的。那麼貧富差距過大的時候,平凡的生產活動已經無法支付其成本,那麼就會有人開始動歪腦筋,用歪門邪道去賺錢,然後拿著昧著良心賺到的錢獲取社會資源,並嘲笑那些還在遵循禮法的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