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我們四川省經貿文化交流團一行7人在台灣度過了短暫的幾天,其間先後考察訪問了本島的台北、台中、高雄、台東、花蓮等地,雖是走馬觀花,卻也留下了頗深的印象和耐人的回味。
第一印象:平淡、真切
4月10日下午,乘機抵達香港,再轉乘中華航空公司客機於晚上9:15降落在桃園中正國際機場。當我們一踏上這塊既熟悉又陌生,既平淡又神秘的土地時,隻覺得並無太多的異樣,相比曾經淪為殖民地長達100多年的香港,反而感到台灣的語言文化、建築風格,甚至在燈火闌珊中紛紛揚揚、纏纏綿綿的雨絲都更具親緣性。夜幕下,感覺海峽兩岸的潮汐、空氣、人情似乎也無多大的差異。出桃園機場後,見到了前來迎接的旅行社及導遊,見麵每人先拿到一份告知詳盡的“台灣之旅行程表”和“旅遊安全須知”,隨後乘上高雄友明旅行社專程接送我們的大巴,在導遊馬先生的講解中開始了寶島之旅。
印象中的台灣除了是“中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之外,對於這塊位於祖國東南沿海大陸架上的第一大島實在知之甚少,讀書時曾“小和尚念經”似的背得一些概念,也在步入紅塵後早丟到爪哇國去了。此時此刻與其說是在進行一次商務文化考察活動,不如說是在接受一次有關國家地理完整性最重要的實地啟蒙。
與大陸福建省隔海相望的台灣,南界巴士海峽,東臨太平洋,東北鄰琉球群島,總麵積3.6萬平方公裏,總人口為2200萬,現分為13個行政縣、5個省轄市和台北、高雄兩個直轄市,我們抵達的前幾天台中市剛好達到100萬人口,據說因此硬指標也即將通過一定程序而升格為第三大直轄市。習慣中所稱的台灣省與實際情況略有差異,一是除台灣本島外還包括蘭嶼、綠島、釣魚島等21個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等64個島嶼;二是台灣地區還包括台灣當局控製的福建省金門、馬祖等島嶼。由於曆史上台灣地區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和火山帶上,地震活動十分頻繁,今天台灣島的地形地貌也較為複雜,在東部多山脈、中部多丘陵、西部多平原的基本特征下,大致又可用五大山脈、四大平原、三大盆地加以概括。
在蒙蒙細雨、緩緩車流中,出桃園市通過高速公路前往台北市的下榻地——忠孝西路1段43號天成大飯店。途中唯獨稍有異樣的倒是導遊馬先生並不純正的國語中夾雜著一些半生不熟的口語,一會兒是“比較的不一樣”,一會兒是“你們大陸”,一會兒又是……由於時間已晚,進入眼簾的除了不時穿梭而過的小型摩托,隻有夜雨中稀少的行人和並不炫目的街頭廣告燈飾,既沒有逃逸本土文化的妖冶氛圍,又沒有太多的前衛時尚。隱約的失望中,反而更覺得謙和、平淡、樸實和真切,甚至帶有幾分靜宓和安詳,並不如想象中的大都市那樣喧囂、浮躁和繁華。驀然間頓悟:哦,台灣原來你並不神秘,除了人為地蒙上了一層輕紗薄幔。
畢竟,同是炎黃子孫,同是龍的傳人!
精神操守:勤奮、敬業
曾幾何時,台灣因躋身於亞洲“四小龍”而備受國人矚目,個中原因何在?背後究竟還有什麼可資借鑒之處,長期以來,終因人雲亦雲而不得甚解。此次之行,雖未能作專題研究,但耳濡目染中的些許瑣事或多或少可從獨特視角中管中窺豹。
在台北時留下最深印象的莫過於台北火車站對麵的中山街,其商業口岸價值大約相當於北京的王府井、成都的春熙路吧!出乎意料的是這裏並不以經營某類商品為特色,而是名副其實的“充電一條街”。每當華燈初上,夜幕降臨時,這兒便是各種文化知識補習、證照考試培訓、職稱晉升指導的天堂。摩肩接踵的人員大多一手拿快餐食品,一手夾著講義書本,熙熙攘攘,行色匆匆。台灣青年雖然可以免費享受國民教育,而在這裏盡管收費不菲但還是人流如織。流動的人群中雖以年輕人為主,但也不時可見過而立、進不惑歲月的人士,其情其景令人敬佩。
陪伴我們的導遊是高雄友明旅行社有限公司的小馬,今年已34歲,尚未婚娶。據稱大學接受的是電子專業教育,畢業後服義務兵役學的是坦克技術,複員後又已取得了工程監理、旅遊導遊執業資格,每天到達住宿飯店後便躲在房間裏忙於英語等級晉級考試複習。在與小馬的幾天接觸中,我們也不止一次地聽他樂哈哈地講:“在台灣隻有懶漢才會餓飯。就業機會很多但競爭也很激烈,多取得一份從業資格證書就可以多一份工作的機會。”
實際上,在台灣青年一族中,勤奮敬業、惜時如金是給人最基本的印象。因此,導遊小馬也不時會在運行的電梯中、在人行道上善意地提醒我們:請把左邊通道留出來,讓給那些比我們更匆忙的人。
血濃於水:鄉情、相依
我們此次經貿文化交流團最終成行雖僅有7人,但卻分別來自峨眉山市、雅安市、綿陽市和閬中市。在整個台灣旅行期間似乎都在一種親情、友情的氛圍籠罩中,當時正值突如其來的SARS病毒肆虐港島,我們過去後凡有親朋好友相聚都少不了真切的問候、提醒,或者主動推介一些簡便易行的預防措施,著實令人感動。
4月10日抵達台北天成飯店時已近12點,一位在兩岸都享有盛譽的老畫家鄧雪峰教授夫婦還特地專程來看望我們。已過古稀之年的鄧老堪稱當代名家之一,其國畫題材雋永,畫風圓備,舉凡花蟲魚鳥,江山勝境,既有傳承先哲之靈氣,又有師古創新的風格。鄧老係四川安嶽人,雖早已在黃山風景區置有房產,但出於對故土的熱戀,還是決定將畢生心血全部捐贈給綿陽市政府為此修建的個人博物館,而綿陽市政府也將以一幢別墅相回贈。
4月12日晚,當我們剛到台中市福華大飯店住下時,聞訊而來的台中市福興宮市場管委會主委楊主委一行便來看望我們。楊主委曾多次率團專程前往閬中祭拜張飛,我也多次參與接待,但始終不明他們何以對張三爺情有獨鍾。此次實地了解,方知多年以前一個九月初的夜晚,張三爺曾有夢托給他們,後經四處查訪才尋蹤到閬,以後便有了每兩年專程祭祀一次的慣例,且每次組團都在20多人以上。據說祭拜張三爺同祭奉關公一樣也是為了講求一個忠義誠信。除台中以外,在台北縣萬裏鄉等地還有不少信民。
4月13日晚,由承辦我們此行商務考察的高雄友明旅行社董事長林先生做東宴請,回到住地霖園飯店已經很晚,未曾料到高雄四川同鄉會榮譽理事長楊義富(渠縣人)、鄒煜(江津人)、王一平、劉聖舟等五位老人,聞訊後已在飯店等候多時,見麵即趕緊送給每人一冊印製精美的同鄉會年刊,並合影留念。當我問到四川同鄉會有沒有閬中籍人士時,幾位老人不約而同地答道:“有,還是我們的副會長,他去年就走了,到豐都去了。”唉,連永別人寰也用“到豐都”作代稱,聽來確實讓人感到有些無奈的傷感和苦澀的豁達。
4月17日晚,由鄧雪峰先生一家做東,在台北市新光三越百貨大樓44層用餐觀景,並邀請幾位畫友作陪。我們不僅每人收到一冊裝幀精美、由國立博物館出版的鄧雪峰畫冊,我還意外地收到一幅鄧老的花草小品。回到住地又見到了早已等候多時的國畫家張誌攜夫人、其子(國立中央大學張中白教授)專程從桃園過來看望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