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時期,蜀後主孟昶並不是一個值得稱讚的皇帝,但他韜光養晦的做法卻並不是一無可取之處。
孟昶於公元934元即位,在危機四伏的混亂年代裏做了30多年的皇帝,也是十分不容易的。他在位期間,確實有奢華荒淫的一麵,但也不是一無可取之處。他精明幹練,還有智有謀,有些善政還是頗值得稱道的。
孟昶即位時才16歲,將相大臣都是孟知祥的老部下,自恃資曆深厚,並不把這個年幼的皇帝放在眼裏。這批勳臣舊人驕恣無法,為所欲為,公然超逾國家製定的法度,建造豪華第宅,規模巨大,靡費錢財,引起了人們的不滿。其中尤以李仁罕、李肇、張業、趙廷隱最為驕縱。孟昶剛即帝位,大將李仁罕便提出要主管六軍的要求。他不但派人到樞密院提出明確的要求,還到學士院子讓人照他的要求起草命令。
李仁罕這種目無幼主,犯上作亂,咄咄逼人的舉動深深地刺激了孟昶,他知道這樣下去意味著自己的王位將會被人所篡奪。他當然不願意就此接受別人的隨意擺布,但他怕聲張出去會引起叛亂,無法控製局麵。於是,他先隱忍不發,表麵上接受了他的條件,任命李仁罕為中書令,判六軍事。然後,等李仁罕進宮朝見時,孟昶命令武士將他捉住,當場殺死。
孟昶招節度使兼侍中李肇來朝見新君,他假稱腳上有病,拄著拐杖上朝,見了孟昶,不肯跪拜。李仁罕一死,他這才知道新君的厲害,嚇得魂不附本,頓時丟掉拐杖跪了下去。孟昶因其過去對自己十分傲慢,就勒令他退休,徒居邛州(今四川省邛崍縣。)
張業是李仁罕的外甥。李仁罕被殺時,他正執掌禁軍,禁軍的軍隊雖然不多,但直接掌管著皇帝宮廷的守衛,如果他造反,那後果將不堪想像,所以,孟昶怕他反叛,當時不敢動手處置他,遂千方百計加以籠絡。甚至用他做宰相,又兼判度(財政)。張業在家裏設監獄,關押欠債的人。他製定了一種“盜稅法”,規定稅官吞沒賦稅的,照吞沒的數目十倍罰款。稅官受了罰,無處籌錢,自然如數從百姓身上勒索。這種酷苛的稅法使得百姓難以承受,怨聲載道。孟昶聞知,廢除了此法。到了公元948年,孟昶覺得自己已經擁有了一定的勢力,認為時機已到,遂與禁軍將領安思謙密謀,用誅滅李仁罕的老辦法,把張業在都堂上捉住殺死。衛聖都指揮使兼中書令趙廷隱見事不妙,自請離任。至此,故將舊臣基本上被除盡了,孟昶才真正掌握了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