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天涯三絕(1 / 3)

在北宋的時候,天下太平無事。百姓們安居樂業,皇帝高枕無憂。世道之中,人們彼此相互關照,社會和諧,就算是有賊存盜,那麼也定是好賊善盜。然而,放眼於江湖之中,必定高手如雲,彼此較量一下功夫的上下也是正常的,進而,不免會有一些糾紛矛盾。輕者,兩派為敵;重者,江湖大亂。但還好,這一時期江湖上有三人威震江湖,以至於沒什麼大的風波爆發出來。這一點,也算是世中的幸運。

而說起這三個人來,那就非同小可了。相傳北宋初年,有一位道士潛心在天涯山上修煉,練就一身創世武功,到了晚年,為了防止後繼無人,就收納了三位徒弟,把自己三套絕世神功分別傳於這三位徒弟,但蹊蹺的是,不久之後,這位道人就失蹤了。這三位高徒找不到師傅,都以為師傅“歸山西去”了,隻得在山上立下一尊石碑惦念先師,以表敬孝之心。此後,三人相約,不論自己身在何處,必要八年一次,在這天涯山上一聚,一來吊念恩師,二來弟兄相聚,不負上天恩賜的情義。之後,這三人憑著高超的絕技和崇高的武德在江湖上很快樹立了威信,被人們譽為“天涯三絕”。其中,這大徒弟就是人稱“風來雨去”的薑不在;而二徒弟叫做王世衝,是當時伏虎門門主;這小徒弟叫做海嶽明,人送綽號“玉扇儒生”。

就在去年,三兄弟剛去了鳳芝山,參加了“鳳芝羽翎會”,大師兄薑不在恰好勝過嶽明一招半式,拿下了鳳羽令,一舉三年內統領江湖。然而,海嶽明畢竟傲骨氣盛,眼裏不能有一點刺,更別說是當著天下英雄們的麵敗給自己的師兄手上。所以,當時海嶽明就二話不說,駕著輕功一氣離開了。這薑不在倒是想勸阻小師弟,但還是遲了半拍。這時,身處一旁的王世衝二師弟說道:“師兄,別追了。你也知道小師弟的脾氣,爭強好勝,總想著能天下第一。現在他走了,你若追上去,他會覺得你在挖苦他,更得無法無天了,指不定會出什麼亂子。不如就讓他去吧,讓他自己好好想想,興許會茅塞頓開,自己回來,這總要比咱倆苦口婆心地勸他好使。”薑不在聽了,也覺得有一番道理,就沒去追海嶽明,於是就和師弟王世衝一同下山去了——薑不在回到自己的“百葉穀”,王世衝則返回伏虎堂。

而海嶽明離開鳳芝山,又見到師兄沒有追來,頓時是火冒三重,怒發張冠。海嶽明心想:“你們兩個不過來勸我,簡直不把我放在心裏。這樣也好,再過它五年,就又到了相聚的時候了,那時我定要讓你們倆看看我‘玉扇儒生’的厲害。”剛巧,打山下有一幫西域商人路過,海嶽明一來覺得無趣,而來對西域商人好奇,隻聽說過沒見過。於是,海嶽明主動向那一批商人搭起了話:“敢問足下可是由西域而來?”商人們一見到海嶽明,就覺得此人雖是中原人士,但氣宇不凡,就客氣的回答:“英雄說得不錯,我等都是西域人,來到中原經商,路過此處打算休息片刻,不想正遇見了英雄。”海嶽明一聽此言,剛才的怒氣減了一半,就又好奇地問:“我生在中原,但是對西域並不了解。不知,西域有什麼閑言野趣?您不妨說與我聽聽。”這西域商人一聽這話,覺得嶽明真是通情達理,便不好推辭,就說道:“英雄不知,我西域藩夷國最近的確有樁趣事,藩夷國國王廣招西域奇人來破解一部叫《冥岫法帖》的書,並聲稱如若破解,授官爵,贈黃金千箱。我們剛從西域過來,就有大批的賢人才俊去了。”

嶽明一聽此言,不禁對《冥岫法帖》產生了濃厚興趣,就問道:“那麼,你說的究竟是什麼樣的書呢?”“據內行人說,好像是什麼武學心法,具體如何,我們也一無所知。”嶽明一聽,真是喜上眉梢,於是問了商人們去藩夷國的路,直取西域。

時光不等人,春去秋瑟瑟。一晃五年過去了,又到了師兄弟三人相會之時。昔日的風來雨去薑不在著實蒼老了許多,也將近是四十的人了。想當年,那道人收他為徒時,薑不在已是二十有八,而王世衝也有二十四歲了,至於海嶽明,那時隻有一十八歲。現在,薑不在膝下隻有一個徒弟,叫做李心閣。這小夥子也就是十八光景,人長得不算風流倜儻,但就是機靈惹人愛,不胖不瘦,簡直是仙童鶴子下凡。隻見薑不在打開窗子,把一隻黃鶯放出,轉身對徒弟說:“心閣,你不是很想見見你王師叔和海師叔嗎,現在你就收拾收拾行李,與我一起去伏虎門,找你王師叔,好叫你親眼見見我們‘天涯三絕’會武齊聚的場麵,省得你天天在我耳邊嘟囔不停。”“師傅,那再好不過了,徒兒這就準備。”心閣聽了,欣喜若狂,趕忙收拾行頭去了。這一天的氣候還是不錯的,天高雲淡,紅日當空,空氣中夾雜著秋季的清爽和暢快。師徒二人騎著馬離開了百葉穀。轉過山腰,李心閣回頭向穀中望去,不禁覺得心曠神怡:落葉紛飛,塗滿了幽穀,涓涓的流水聲輕快悅耳,蒙蒙的山氣遊蕩在其中,一時間有多少詩情畫意濃。“心閣,怎麼了,剛離開家多遠就受不住了?”薑不在看出了心閣的心思,在一旁隨意講了一句。聽到師傅開口,李心閣回道:“沒什麼,沒什麼,師傅,我隻不過是沒出過穀,一時間見這深穀遠景,心中有些激動。”嘴裏雖然說著,但眼中顯出了幾分潤澤。“原來我徒弟是這樣想的呀,做師傅的,也是有些虧欠的。你這麼大了,隻顧著叫你習武,也沒帶你出來見見世麵,師傅慚愧呀。”薑不在就著秋意,也有一些感傷與愧悔。“師傅,這不怪你,你能收留我這孤種,還傳於我武藝,我就已經感激不盡了,別的我真是不敢妄想。”李心閣安慰起師傅來。“心閣,你真是個好孩子,好啊,哈哈哈哈。”薑不在傷盡樂來,暢懷笑了起來。“對了,師傅,你那一陣告訴我王師叔練的是什麼功夫著?徒兒給忘了。”李心閣突然轉移話題。“你王師叔練的是你師祖親授的天涯山掌法——叫做”,“叫做什麼,師傅你快說呀。”一旁的心閣焦急起來。“叫做,叫做天勁掌!”薑不在眯著眼說。“那麼師傅,您的武功和我師叔的功夫誰更勝一招呢?”李心閣又問師傅。

“這還用說嗎,當然是你師傅嘍。”薑不在笑了笑。

“真的嗎?”李心閣顯得有些不信。

“話又說回來了,你師祖當年傳於我們三人功夫的時候,也並沒提及過,但是據我感覺,你師叔的‘天勁掌’掌力是我們幾個最渾厚的,內力比較充實,但其靈敏度遜色了不少。”薑不在語重心長地說。

“師傅,那這幾年您為何不將您的‘劍鋒指印’教個我呢?”李心閣又插了一句。

“嗯,這個問題說得好,加五分。因為我的‘劍鋒指印’強調技巧,就是一個巧勁,而你卻是勁力充足,但不夠靈便,沒有悟性,所以這幾年我特意讓你練習內勁,以備後用。”

“以備後用?”

“傻孩子。此次找你王師叔就是為了此事。我好求求他將‘天勁掌’傳與你。你要沒有內力,怎麼練呢?”薑不在揭開謎底。

“原來是這般,請束弟子愚昧。”李心閣心裏開了花,樂不可支。

師徒二人騎著馬悠悠顛顛,天色漸漸暗了。眼前隱約著有一家客棧,師徒倆打算先住一晚,明日再趕路。這李心閣奔波了一天累的實在不行了,進了店就大嘴排牙吃起了飯,吃飯的勁兒別提多滑稽了,直把薑不在逗得前仰後合,不能禁止,回念一想,薑不在打算明日快馬加鞭,極快趕到伏虎堂。倆人吃完了飯,就一起上樓睡覺了。剛進來屋,薑不在就對李心閣說:“心閣,今日若非我在你旁邊,你早就遭人毒手了。”“師傅,此話怎講?”心閣嚇了一跳。“這家店是個黑店。在你吃飯的時候,我叫你喝了口水,你可記得?”“記得,那是你還說叫我慢點吃。”“不錯。我提前在那水裏放了解藥。其實,此次出行,好叫你知曉江湖規矩。以後入店,一定要小心。多看看周圍,多關注所喝所食,才能方保無害。你要切記。”薑不在用心良苦。“知道了師傅,我下次一定注意。”李心閣堅定地說。夜空中的星星劃破了一道美麗的光線,樹林中的蛙聲熱鬧起來,店中除了人們的鼾聲,再也找不到一點聲息。然而,有一個黑影卻出現在屋頂之上。這道黑影輕盈靈便,腳下發覺不了一線聲音,說時遲那時快,影子躡步潛蹤,恍然間就來到了薑不在的客房之上,他將房上的片瓦移開,向裏麵吹了一股煙,臉上還笑著。在發覺屋中沒有任何反應後,這個人進入到屋中,尋找起了背囊,原來這個人是一位黑賊。“嘿嘿,偷了這家,我就可以得到一匹財資,快活幾天了。”這個黑賊心裏盤算著。這時又見一道黑影刷地一下來到這個賊的身後,順勢點了黑賊後背一下,就見到這黑賊渾身動彈不得,連話也個封上了。這個黑影手指一揮,頓時屋中燭光四起,鋥明彩亮,下丟了黑賊三魂三魄,這黑賊定眼一看眼前這人,大概有四十歲,顯得脫然超俗。原來這人不是別人,正是風來雨去的薑不在。薑不在早就料到晚間會有人前來,於是教李心閣吃下解藥,自己也服了一粒。果然不出薑不在所料,來了一位笨賊。薑不在喚來李心閣,說:“看見了吧,我說今晚會有人過來,所以這就說明了江湖險惡,處處要設防,就算至親至愛的人也不例外,接下來,徒弟你打發了他吧。”聽了這句話,黑賊更是魂不附體,料想自己命已至此。李心閣揮起右手照著黑賊後背砍去,以下將黑賊打昏厥過去了,而後又為他解開穴道,一股腦把賊順著窗戶扔了出去。“噗”的一聲,燈滅人著地。正是:竊人錢財自作自受,點人穴道不悅不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