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百戰之功勳(2 / 2)

大家靜下來後,趙佶把子劍抽出來,讓大家清晰的看到劍上的無數缺口,還有些暗紅色的殘留鮮血。

無數相公險些氣倒,弄的更真的似的,高方平能戰他們不否認,但是打死他們,他們也不信高方平會親自持子劍上陣拚殺。子劍上的那些東西,分明是“做舊工藝”做出來的。他子竟敢有些破壞子劍?

梁師成很了解趙佶,見到子劍的真正模樣之後,便急忙道:“這乃是帥臣百戰之功勳,一寸國土一寸血自古皆道理啊。”

“是啊。”趙佶笑道:“你們都不用揪著高卿家的錯漏事,在早期,朕的確是有些不滿的。但看到這口滿是缺口的子劍,朕也可以想見金戈鐵馬之下帶來的血淚和傷害,國土固然好,但每一寸的國土都是用血鑄就的。不論如何,高卿家在代價很的情況下行仁政,不大動幹戈,且已經拿到三州之地,完善了我大宋以前沒有的長城防線。”

頓了頓趙佶道:“他當然有毛病,但並非不可原諒,諸位勿要在揪著這些事不放。”

高方平拱手道:“大皇帝陛下聖明,總歸還是您了解臣。我年輕不懂多少大道理,就是忽然累了,眼看咱們也打贏了,遠征軍將士也疲憊,於是我就想回來看看兒子和家裏,沒太多想法。讓臣修養個幾年,他日若又有妖孽鬧事,臣定然再為陛下領兵,蕩平一切妖孽。”

趙佶笑道:“如此就好,高卿家就權且留在京中修養些時日。”

環視了一圈後趙佶又道:“高此番有過又有功,但終究功大於過,你有什麼要求對朕提及嗎?”

“沒有沒有。”高方平急忙搖手道:“等著有些心焦,想先回家去看看,要不陛下先把臣放回去吧,我站在這裏似乎也不能發揮什麼作用。”

張叔夜不想讓他子走的,有許多戶部和北方轉運司的利益交割,那是需要理順的。但又想到以這子的風格來,其中難免會有些不清不楚的貓膩,那就不方便在大朝上公開扯皮。

於是張叔夜隻得道:“陛下,這子急行軍回京後都沒機會休息,現在留著他除了拉大家的仇恨外真沒什麼用處,權且讓他回去,擇日再把他叫來對其他交代吧。”

趙佶點頭道:“也好,那高卿家退下吧。”

“謝陛下。”

高方平就猴急的樣子溜走了……

高方平並不是疲憊,不是想兒子,白了兒子就是兒子,沒心沒肺的放著那子在家裏他又不會飛了。

高方平是故意給那些相公們,留點時間去博弈,讓他們考慮我高下一步的路線。

這很重要,也一定會發生。並且這些過程如果當著高方平的麵扯,就會很尷尬。

現在高方平帶中書侍郎銜、還是大名府知府、北1京留守。如今夾戰功回朝,所以關於高方平的安排肯定是他們的大難題。

算好高方平政治上進行了避嫌,故意把此番的功勞給抹殺了一大半,否則的話他們會更尷尬。

理論上高方平已經是中書侍郎、且處於大名府任上,如果還要放在地方執政的話,大宋境內已經沒幾個能安置高方平的地方。

但現在回京任職的話絕對會有一群人不幹。因為現在的高方平可不是隨便給個什麼學士位置就可以打發的,中書侍郎都有三個,高方平的老丈人梁中書都還等著進行位置騰挪呢。

所以高方平還太年輕,論資曆的話,哪怕因陶節夫相公退下去而空出來了位置可以騰挪,大概率接手中書侍郎職務的會是高方平的老丈人梁中書。老梁雖沒啥子能力,但在他沒犯錯又把趙佶伺候的很好的當下,作為一種政治施舍,也會給他至少一個任期過度。

老梁如果正式接手中書侍郎的話,張叔夜就不會管政務了,會全力接手樞密院的工作。

然後老蔡不退的情況下,兩個宰相助理的位置,加上幾個尚書的位置是真不夠用的,老蔡有一大群的裙帶關係等著安撫封賞,總不能現在還讓高方平去某部委做個侍郎吧?

這就是官銜過高的一種難題,所以若要在京安置的話,最大的可能是:出任樞密副使接老張的班。或者出任尚書左丞做蔡京的助理。這些是可以周旋的地方。

不過此點蔡京絕對不會高興,事實上也沒幾個人想把高方平這頭鯊魚放在京城。

起來既然現在不能上台主持變法,高方平也未必想留京,不是害怕鬥爭,而是不想在火爆的老張手下做事,媽的整被他扇後腦勺不,還容易因為走的過近而發生矛盾衝突。

是的高方平不怕和老蔡衝突,卻怕和張叔夜衝突。距離產生美在政治上也是存在的。

於是現在就要等,高方平先不參與,等著他們自己去博弈,看意向在哪邊,然後再來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