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殿前司係的老熟人才笑著在城頭上對高方平拍了兩句馬匹,就被禦史兩鞭子打的東倒西歪的。
“回報樞密院,就高方平部大軍已到達城外五十裏。”巡城禦史下令……
報到樞密院的時候,目下是張叔夜主持樞密院工作。
老張撚著胡須問道:“有多少人兵臨城下?”
“回相爺,九十人九十騎,他們那些家夥如同野人一般,能把路過的孩子嚇哭。這群人不適合進城,他們的目光簡直就像賊,看人都盯著人家的要害看。”彙報的人道。
“不許胡八道,準備該有的禮節,迎接帥臣的班師。也去通知官家。”張叔夜起身往外走的時候吩咐。
就這樣,提前準備好的國禮也到了啟動時候,一級又一級的把命令發布出去……
張叔夜親自帶來到了城外,這是該有的過程,引導高方平進去受禮節。
此番皇帝也會“半出迎”,就如同當年的陶節夫待遇。是的理論上這子這次放錯撂挑子了,不過還是要給他帶有的待遇的。
張叔夜過來的時候,高方平下馬道:“學生見過明公。”
稱謂也變化了,現在高方平還真是和他平級的人,不過始終還是算老張的門下,同時也是子門生。
見高方平很猥瑣的穿著精鋼鎖子甲,武裝到了牙齒,張叔夜愕然道:“這樣的氣你不難受?”
“安全第一,子這乃是防止有人對我放冷箭。”高方平道。
張叔夜道:“你為啥會覺得有人在汴京對你放冷箭?你到底做了多少虧心事才這麼膽?”
高方平幹笑了幾聲蒙混過去。
張叔夜也下馬道:“卸甲,否則老夫和你一起感覺象個異類,你知道的,汴京老百姓也不喜歡盔甲。”
高方平想死的心都有了,我這麼穿,就是要防備老百姓扔來的威力巨大的芋頭好吧,想當初陶節夫回朝我這麼幹的,所謂江山代有人才出,現在的人,猥瑣程度肯定不輸給我當年。
於是高方平呼嚕呼嚕的搖頭道:“明公明見,正所謂無子令不卸……”
不完就被後腦勺一巴掌,張叔夜道:“少扯犢子,快脫了。”
“額好吧。”高方平很沒骨氣的樣子,在菊京的幫助下把盔甲脫了。
這讓張叔夜感覺不錯,找回了一些當年的互動感,雖然有點墨跡,不過也總是好的。
差不多時候城內傳來了禮樂之聲,張叔夜這才又上馬道:“上馬,和老夫一起去見官家。”
騎在馬上一邊走,高方平湊近低聲問道:“為何和察哥的談判會最終如此,我大宋又不是真的差少十萬貫,不至於為了這點軍費幫他們抗擊回鴣的吧?”
張叔夜哼道:“這些東西已成事實,別嘰歪,要進城了,享受你的這個時刻吧?”
於是高方平始終擔心的觀察著周圍的環境,打算一有情況就躲在張叔夜的身後。
算是想多了,目下的京城雖然憤青多,但日子比以前好過了,戾氣都不重,的確有非常多的噓噓聲,有不少人喝倒彩,還有人高方平慫了不敢戰,卻是也沒誰真的扔爛雞蛋什麼的。
維持次序的捧日軍非常緊張,就算有手拿鮮花的蘿莉要來獻花,也被大頭兵當做來扔飛刀的刺客對待,後腦勺一掌就打跑。
進東華門的時候就有皇家儀仗迎接了,然後引導著一行人,最終進入皇城。
此番也沒有真的進大殿。因為以往的這種場麵,一般是騎手不下馬,進入大殿見過皇帝,等候皇命後才下馬,如此就算完成了儀式。
不過戰馬又不知道皇帝是誰,所以以往會有許多的馬糞掉在大殿之上汙染環境。
於是此番別出心裁不進殿,趙佶親自在大殿門口、那高高的石階上,看著高方平一行九十騎在“樞密使的節製之下”到來。
皇城司的侍衛覺得這群野人弱爆了,盔甲一點也不漂亮,身高也不怎麼整齊,看著像一群歪瓜裂棗,裝備黑乎乎的一點也不好看。可惜不能發笑,否則這真是個笑料。
趙佶看得失笑起來的,他認為這真的很滑稽,因為甚至有些匹馬都裹著腦袋。但就是這群人贏得了宋夏之戰,一路打到了西平府。
攜帶著和諧的微笑,趙佶撚著短胡須點了點頭之後,由大太監梁師成高聲唱道:“子有令,將士下馬卸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