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手頭有些緊(2 / 2)

高方平驚恐的看著梁姐道:“我是認真的好吧,我的妾沒帶來手頭有些緊……”

梁姐摸摸他的腦殼道:“不許胡鬧,大軍主帥要有主帥的風範,我你開玩笑,就是開玩笑。”

“……”

高方平是認真的,人家菊京都自告奮勇了,卻愣是被梁姐棒打鴛鴦了。

忍了一下忍不住,高方平道:“可我真的是認真的。”

梁姐歎息道:“若在戰爭時期管不住您的這些不良嗜好,紅英愧對下人了。”

“你不要整用大道理來嚇唬我。”高方平拿出白旗來象征性的搖晃兩下,又收了起來。

梁姐素來知道他就是這麼的玩世不恭的。

這很不好,但也不影響梁姐對他的崇拜。大宋這些年從來沒有真正安生過,戰火總是不斷的,基本上雖然沒有真被打退,但也基本形成了隻要一打戰,大宋就吃虧的態勢,幾乎是屢戰屢敗,敗了又戰。

百姓流離失所,朝廷年複一年的被軍費壓的喘息不了。

最倒黴的在於這種情況下還有連續幾任瞎添亂的宰相。整個形勢顯得毫無生機,民眾和有誌官員已經麻木。梁姐的老爹也在西北戰死的。

這種形勢持續到了大觀四年八月,這是個對大宋極其偉大的夏,石龍關野戰擊敗西夏兩萬精銳,進而引發了戰略反轉。

可以在梁姐的眼睛裏,國朝的鬥誌已經被石龍關之戰喚醒了。高已經用事實打破了蠻族騎兵的不敗神話。在梁姐看來不論河中府守得住還是守不住,大宋已經醒覺,任由蠻子蹂躪的事,正式宣告成為曆史。

YY完畢,梁紅英很崇拜的樣子笑道:“興許咱們最終會死在河中府,但也死的光榮,能追隨您服役四年並在這裏結束,是紅英一生之最大榮幸。”

身邊的軍士頓時跪了滿地,不論來自哪個軍係的,無數的兵將一起大聲道:“能追隨相公服役,是我等一生之最大榮幸。”

高方平非常不高興,他們憑什麼認為守不住河中府?

高方平最討厭被人看了,看來還得在猥瑣一些……

汾州會戰已於十日前大捷。

但是劉延慶的心情沒有好過。因聽河中府方麵戰事危急,被近三十萬蠻子困在一座孤城之內,不用去問,劉延慶知道個中滋味,且近三十次大攻城戰打下來,劉延慶也不知道高方平的戰損幾何?

總之在劉延慶看來不會樂觀。若是丟了河中,老子們北伐結束後,又要麵臨河中府攻防戰啃骨頭。

在這樣的壓力下種師道催促的也很緊。限定劉延慶進行短暫的修整後,最遲於十一月中旬要展開銀州會戰,必須在大雪來臨前一舉掃清西夏殘部,全麵收複國土。

然而自八月以來,劉延慶雖然得到過休養生息,但底子仍舊不足,晉州會戰、汾州會戰、還包括近十次戰役,打的較為艱苦,如今已是疲兵,卻隻能修整兩後,就要繼續北上打銀州。

這樣的作戰命令讓劉延慶懷疑是種師道老賊“公報私仇”,是的種師道的理由不容反駁,然而此他才管人家洪水滔呢,河東軍係就是被他用這樣的心態給頂廢的,媽的就連河東名將呼延讚的嫡孫都跑了,可以就是被老種的戰術給逼反的。

然而沒辦法,河中府告急,消息已經斷了,那麼根據樞密院在戰前的部署,一但高方平無法有效指揮的時候,永興軍係的臨時指揮權也在種師道手裏。

“哎,眼看著氣越來越冷,我等已是疲兵,卻又要於明日開往最北方,發動銀州會戰。”帥帳內,劉延慶背著手走來走去的道:“種師道一向把咱們草根步兵當騎兵用,把輔兵當精兵用,把百姓當做牲口用。”

“禍從口出,劉帥慎言吧。”永興軍係保安軍的主將抱拳道:“不論如何,老種帥的戰略意圖是希望咱們最快南下,減輕高相公部的壓力。這事真耽擱不得,若河中府淪陷,高相公部出事,我等都要吃不了兜著走。”

“媽的要你來,這點老子當然知道。”劉延慶道。

又一個將軍擔心的道:“希望高相公吉人相,守住河中府。”

劉延慶苦笑道:“你真信他能守住河中府?他僅僅隻有兩萬不到的兵力,且河中府不是大名府,沒那麼強的防禦力給他用。難道你忘記了咱們在東部長城守備時候,西夏人的進攻有多野?”

自此,整個帥帳裏的諸將,都懷有陰晦的心情。那是一種大難臨頭的困惑感。

是的若河中府失守,皇帝的寵臣陣亡,在目下的局勢下,那真比銀州會戰失敗還大的鍋,誰也抗不住這樣的政治責任。

“不論如何已經沒有選擇,富貴險中求,各位就隨我老劉一起,明日起兵銀州,該走的路一定要走完,大道理我不懂,但老子們西軍就是這樣的待遇!”劉延慶下達了最後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