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稠的信號與對策
高黏血症患者,就是人們常說的血稠的人,就是患者的血液過度黏稠了。但患者往往自己感覺不到而常常忽視了其危險性。黏稠的血液,其中的脂質更容易沉積在血管的內壁,造成各種器官供血不足,這將會導致心肌缺血、腦血栓、肢體血管栓塞等。生活中,隻要細心就會發現自己的血液是否黏稠。
高黏血症的患者,早晨起床後會感到頭暈,思維不清晰,而晚上的精神狀態最好。午餐後,高黏血症的人會馬上犯困,需要午睡,不然整個下午都沒有精神。其實,這些都是大腦供血不足的典型症狀。
高黏血症的人下蹲困難,蹲下幹活時氣短,這是因為下蹲時,流向心、腦的血液減少,血液過度黏稠,使肺、腦等重要器官缺血導致的。高黏血症的人,血液不能充分營養視神經,使視神經和視網膜暫時缺血低氧,導致陣發性視力模糊。在體檢驗血時,往往會有針尖阻塞和血液很快凝集在針管中的事情發生。血流變測定時,血液黏度在“+++”以上,其他各項指數也比較高。血液黏稠與高血脂共同作用,會產生一些其他的症狀,這些症狀往往不被人們認為與高脂血有關。
例如腿部抽筋,並經常感到刺痛,這有可能是膽固醇積存在腿部的肌肉裏引起的。如果人體膽固醇含量過高,腿部血供減少,血流不暢,代謝產物不能及時被血液帶走,當達到一定濃度時,就會刺激肌肉收縮,而引起疼痛抽筋。這樣的人在白天活動時,甚至會發生間歇性“跛行”症狀。隨著動脈硬化及血管栓塞的加重,此症狀還會加重,發作的次數明顯增多,發作的時間也逐漸延長。當然,著涼和缺鈣也可引起老年人腿痛抽筋,但沒有高脂血症所致者嚴重。在防治上兩者不應絕對分開,應互相兼顧,才能有效。
肝腫大是臨床常見的異常體征,是發現和診斷疾病的重要線索。正常情況下,右側肋緣下肝髒下緣不被觸及,但體型瘦長的人在肋緣下也可捫及肝髒下緣(此時叩診肝髒上緣多有相應的下移),其肝髒邊緣平滑、柔軟,較銳、無觸痛,肝區無叩擊痛。引起肝腫大的原因有許多種,但其中有一種是血液中的脂肪成分多,膽固醇積存於肝髒的脂肪內而引起肝腫大。所以臨床提示,肝腫大除要排除慢性肝病、占位性病變外,也有可能是高脂血症的重要信號。
高脂血症不僅會引起冠心病、高血壓病,還有可能導致性功能減退。資料報道,有科學家在對陽痿患者進行檢查時,發現患者的陰莖動脈裏有大小不等的阻塞物,而這些阻塞物正是血中膽固醇過高造成的。當這些阻塞物將血管腔的內徑減少了1/4時,就有可能發生陽痿。所以臨床醫生提醒,如果男性出現性功能減退或陽痿,則有可能是高脂血症患者,臨床有必要檢測患者的血脂水平。
當日常生活中,一個人出現上述的症狀時,就需要警惕了,要盡快去醫院仔細檢查,並接受治療。
現代醫學治療高黏血症的方法很多,但日常生活中加強預防保健,才是預防高黏血症的關鍵措施。
早晨起床前,每餐之前和晚上睡覺前,最好飲用一杯水,每天飲用水的總量不少於2000毫升。而20℃~25℃的白開水和淡茶水是首選,其張力、密度、生物活性都接近血液和組織細胞,有利於衝淡血液,緩解血液黏度,保持體內血循環順暢。
少吃動物內髒和動物脂肪等高脂肪、高糖、高熱量食物,多吃些能稀釋血液的食物,如能抑製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黑木耳、洋蔥、青蔥、柿子椒、香菇、草莓、菠蘿等;類似阿司匹林作用的抗凝食物有西紅柿、紅葡萄、橘子、生薑等;有調脂作用的螺旋藻、香芹、胡蘿卜、魔芋、山楂、紫菜、海帶、核桃、玉米、蘋果、獼猴桃等。
患有高脂血症的患者,無論是否有冠心病的症狀,都需要進行降脂治療,這是因為降脂治療能有效降低冠心病的發病率和致死率,對高血脂症患者來說十分重要。
美國醫學會雜誌報道,美國脂質研究所進行的冠心病一級預防試驗,對3 800多名無症狀中年男性高膽固醇血症者給予低脂飲食,然後隨機給予安慰劑或考來烯胺治療。在為期7年的試驗後,與安慰劑組比較,考來烯胺組平均膽固醇水平下降9%,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12%,冠心病發生率減少19%。該試驗顯示總膽固醇和冠心病發病率下降百分比相當於1:2.
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的研究也證明,降低過高的膽固醇有預防冠心病的作用。該研究將4 081例無冠心病症狀的中年高膽固醇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用吉非羅齊,對照組用安慰劑,治療觀察期間為5年。與對照組相比,吉非羅齊治療使總膽固醇水平下降10%,低密度脂蛋白下降11%,甘油三酯下降35%,高密度脂蛋白上升11%。
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英格蘭冠心病預防研究,共有6 595例血脂異常的男子參加了該研究,這些人的平均總膽固醇為7.04毫摩爾/升,平均低密度脂蛋白為2.64毫摩爾/升。將其隨機分為普伐他汀(40毫克)治療組和安慰劑治療組,共觀察5年。結果用普伐他汀治療者的總膽固醇降低20%,低密度脂蛋白降低26%,甘油三酯降低12%,高密度脂蛋白上升5%,而安慰劑組血脂則無明顯變化;與安慰劑組比較,普伐他汀組非致命性心肌梗死或冠心病死亡減少了31%,心血管事件(包括腦卒中)引起的死亡減少了32%,總死亡人數減少22%,需做搭橋手術或經皮冠狀動脈成形術的人數減少37%;癌症、創傷、自殺等非心血管性死亡情況兩組無明顯差別。